23天16场音乐盛会!深圳将刮起一场音乐季风

记者 杨媚/文 齐洁爽/图
2017-02-16 03:23
摘要

记者从2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月25日-4月16日,2017年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将在深圳音乐厅、大剧院、保利剧院等多个场馆举行。届时,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12个艺术团体将...

 23天时间里16场高规格国际音乐盛会等着你一同来分享艺术的美好,这就是深圳亮出的崭新城市文化名片——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

海报

2017年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海报。

记者从2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月25日-4月16日,2017年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将在深圳音乐厅、大剧院、保利剧院等多个场馆举行。届时,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12个艺术团体的700多位中外艺术家,将带来16场各具特色的国际精品演出。

这是深圳在全国率先举办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音乐季,由深圳市政府联合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承办,深圳国际演出展览交流协会执行,并得到了德国、墨西哥、安哥拉、俄罗斯、西班牙、波兰等六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的支持。

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吕嘉

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吕嘉。

在发布会上,主、承办方代表悉数亮相,担任音乐季组委会主任、艺委会主任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也携艺委会多位成员介绍了众多亮点。

记者梳理出四个关键词,为读者解读这场高规格、高水准、国际化的“音乐季风”。

加拿大铜管乐五重奏

加拿大铜管乐五重奏。

关键词1:首开先河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以下简称“音乐季”)可谓首开先河,是深圳在全国率先举办以“一带一路”为鲜明主题的大型国际化音乐节庆活动。

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深圳市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打造深圳文化新名片的一次全新创举。

深圳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文化气质,在“音乐季”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从内容上看,“音乐季”既着力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表演艺术团体,展示和挖掘64个沿线国家在音乐领域的特色和亮点;也盛情邀约奥地利等欧美国家的顶尖交响乐团、爵士乐队和器乐大师,同时还吸纳中国本土优秀音乐团体和新锐艺术家加入,演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确保“音乐季”的高水准、国际化。

作为深圳的崭新文化活动品牌,“音乐季”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以音乐艺术为纽带,促进与世界不同文明和音乐界的沟通与交流,以交流合作来推动和谋求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发现和推出沿线优秀年轻艺术家、鼓励艺术创作、推出优秀原创音乐作品。

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

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

立陶宛室内乐团

立陶宛室内乐团。

 关键词2:高品质

 早在2016年10月,“音乐季”的季前演出就邀请莫斯科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两支国际一流交响乐团带来三场纯正古典音乐会,让深圳观众提前感受到了“音乐季”的高品质。

从3月25日开始,首届“音乐季”将在23天时间里呈现16场高端音乐盛宴。平均每周超过三场演出的高频率排期,称得上是规模空前的文艺盛举。

从艺术门类上看,“音乐季”涵盖了“交响名团”“中国旋律”和“高贵典雅·室内乐”3个板块,兼顾了古典与流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新锐等不同类型的优秀音乐作品。具体包括:奥地利维也纳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五大名团悉数登台;台湾优人神鼓代表作“听海之心”、“梅兰竹菊”国乐六大家专场等尽情展现“中国旋律”;李高阳与波兰VOLOSI爵士乐队的“国际爵士之夜”、加拿大铜管五重奏音乐会、竖琴王子夏维尔·德·梅斯特独奏音乐会,携手成就“高贵典雅·室内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月25日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的开幕音乐会。届时,来自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埃及、捷克等10国音乐家将与深圳交响乐团组成“一带一路”节日交响乐团,共谱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和谐共生、和睦共融的华章。

深圳交响乐团

深圳交响乐团。

香港中乐团

香港中乐团。

关键词3:原创

从国际专业艺术节庆的办节经验来看,“委约创作”是其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的一致举措。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也不例外,以委约创作的形式广邀艺术家以“一带一路”概念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从长远角度培育原创精品。

其中,著名音乐家叶小钢创作的作品《长城》将在“音乐季”上进行国内首演;“吕嘉与澳门乐团音乐会”演奏的《远去的桅杆》、“梅兰竹菊”国乐六大家专场音乐会,均是本届“音乐季”委约创作的作品。而开幕式音乐会中,印度西塔琴协奏曲《欢庆》则是音乐家专门献给本次“音乐季”的作品。

竖琴王子梅斯特1

竖琴王子梅斯特。

宋飞·梅兰竹菊国乐六大家

宋飞·梅兰竹菊国乐六大家。

 关键词4:低票价

 低票价惠民也是“音乐季”的突出亮点。相关负责人介绍,“音乐季”力争形成以国家支持、政府主导、专业机构运营的办节模式。目前16场演出的定价普遍低于市场价格,绝大多数演出场次均设置50-80元最低票价,最高票价控制在千元以内。

除奥地利维也纳交响乐团之外,其他所有演出180元以下低票价座位占比超过50%,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低票价惠民,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让深圳市民近距离享受实实在在的文化福利。

台湾优人神鼓

台湾优人神鼓。

小提琴家罗曼·金

小提琴家罗曼·金。

【读特新闻+】

音乐专家这样说

不仅提供音乐,更提供想像力

叶小纲(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举办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深圳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在文艺领域的“深圳表达”。

“音乐季”提供的不仅是音乐,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想像力。深圳的音乐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每一次重要历史节点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举办专业音乐节庆很具优势。此次“音乐季”我们推出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以音乐为桥梁,连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人民的情感与友谊。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有“三高”

宋飞(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有三高:高起点、高品位、高品质。“音乐季”有着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国音乐文化的展示比重很大,可以让观众看到国乐传承、创新的成果。

最近我在深圳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切实感受到深圳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行标志,更是文化发展的坐标点。“音乐季”是一个高端的展示交流平台,也是多元开放的丰富的城市文化盛事,我非常期待在“梅兰竹菊”演出中与深圳观众再次见面。

以“音乐季”打开国际文化交流之窗

胡咏言(德国北德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家、耶鲁大学访问教授、北京现代音乐节音乐总监、包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

我曾经指挥深圳的交响乐《春天的故事》在美国演出。从我这么多年的亲身经历可以感受到,音乐真的无国界,能迅速打开人与人的交流之窗。深圳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符号,希望“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能逐渐成长成为一个“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文化符号。

深圳特色、中国特色、亚洲特色、国际特色

周勇平(香港资深艺术行政专家)

“音乐季”有四个特色:第一深圳特色,深圳交响乐团担纲的分量很重;第二是中国特色,专门有“中国旋律”板块;第三是亚洲特色,如印度宝莱坞歌舞;第四是国际特色,加拿大、法国等各国优秀艺术家都加入其中。

希望“音乐季”年年办下去,成长为全国一流、亚洲知名的主流艺术节庆。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