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切实扛起民政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和激励党员冲锋在前、践行初心使命,为特殊困难群体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为特殊群体及时传递温暖
局党组领导为党员突击队授旗。
特殊群体的安全防疫工作始终牵动着深圳民政人的心。社会救助和社会事务处党员专门制定《深圳市疫情防控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指引》,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分类救助,并推动全市各区共开设52个临时庇护点,为疫情期间务工投亲不着、无力无法返乡而生活无着的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同时,联合市救助管理站党员做好应救尽救,积极组织社工开展服务,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开展防疫宣传和体温测试,劝导、护送其前往各救助站接受救助;对不愿入站者免费发放口罩、衣被、食品等物资,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把温暖及时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受疫情影响,市养老护理院在大年初一实施了紧急封院,面对密集的防控措施、护理工作量陡增,医护部护理组长朱美玉毅然扛起三个护理单元共59名长者的管理职责。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处党员指导督促各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暖心的心理服务,护理员和社工上门与老人谈心谈话,帮助他们通过微信、QQ、电话等手段与家人相互联系和鼓励,为他们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和喜欢的电视节目,安抚他们的焦躁情绪。加强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关爱,组织心理老师、骨干教师开通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安排社工开展心理疏导。
此外,40名党员自愿组成的党员突击队主动承担起全局疫情防控急难险重任务,连续出动11次共120多人次,出色完成了紧急搬运发放防疫物资、街面巡查救助受困群众和流浪人员、实地检查各区临时庇护点、全面检查全市49家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等重要任务,成为深圳民政在疫情防控中的一支有力的机动突击力量。
党员突击队为低保群众发放慰问物资。
为基层一线注入更大力量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做好社区服务,深圳民政人责无旁贷、奋勇向前。基层政权建设和区划处党员聚焦社区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社区防疫宣传教育,通过深圳社区家园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设立“新冠肺炎”防疫专版,努力推动将精准化、精细化疫情防控知识深入人心,共推送各类信息27149条。市捐助中心党员先后8次向深圳全市74个街道的662个社区小区配发防疫保障物资,共计发放口罩100.55万个、手套46.4万双、消毒液14.2万瓶、防护服2.29万件、防护面罩1.975万个等等,为社区防疫搭建了一条强有力的物资供应链。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党员全力发动组织深圳社工以专业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全市61家社工服务机构投入疫情防控服务7603人,通过125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卫生健康、助残服务、劳务工服务等项目点,及152条心理咨询热线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疫情防控服务,服务总量达210万人次。
市捐助中心支部党员分发抗击疫情防护用品。
让社会爱心闪耀更多阳光
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慈善是公益心,需要小心呵护,公开透明,才能走得长远。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党员积极动员全市慈善社会力量开展抗疫捐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地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捐赠款物金额达36.03亿元。同时着力加强对社会慈善机构的指导,使其科学规范合理地安排好捐赠资金物资的使用,依法依规做好捐赠款物的信息公开工作。全市7家市级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和各区慈善会、全市11家市级非公募慈善组织及我局下属单位深圳市社会捐助和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均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上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对捐赠款物进行信息公开,包括捐赠来源、数量、种类、性质以及分配去向、用途、数额等信息。执法监督处党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有效保证了社会慈善捐赠程序规范合规合法,信息公开透明准确,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市社管局党总支广泛动员全市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纷纷通过发布行业倡议、组织捐款捐物、参与社工和志愿服务、组织会员企业复工复产等方式,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运用专业优势,发挥了突出作用。
局党组领导到一线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