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记者直击武汉战疫 | 如何让病人吃得下,睡得着?雷神山上的深圳中医有高招

读特特派武汉记者 唐光明/文 何龙/图
2020-03-27 11:09
摘要

“一分治疗,九分护理”

“耳穴压豆,沐足之后,我现在感觉好多了,睡觉也香了。”

3月25日,雷神山医院六病区一位病人告诉记者,他入院已经十多天,之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经过国家中医医疗队深圳分队治疗和调理之后,现在身体已经基本康复,特别是深圳医疗队员的精心护理让他感觉吃饭香、睡觉美,生活有希望。记者了解到,在雷神山医院六病区推行的治疗方案中,深圳分队以“一分治疗,九分护理”的方案为主,取得显著效果。

六病区护士长、深圳医疗队队员彭思萍说,从2月17日来到雷神山医院之后,医疗队17名护理人员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将护士们分班安排在病房和办公区工作,护士划分为电脑班、药班、后勤班、院感班,大部分男护士、重症室工作经验的护士安排在病房护理病人。

“我们有13名重症病人,其他都是亚重症病人,不少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男护士、重症经验的护士是病房的首选人选。”护士长彭思萍说,在病房内,护士很多时候是一件体力活,除了照顾病人用药,还要护理病人生活。

事实上,作为护士长的彭思萍,在护理工作中,也是身先士卒冲在一线,为病人翻身、喂饭、喂药;为病人做穴位护理、药包敷穴、沐足……每一件事情,都亲自上阵,即使病人病例填写、资料核对、基础病了解、过敏史都自已一一掌握。用彭思萍的话说,“一分治疗九分护理”:病人情况需要护士即时掌握,病人需求也要护士即时补给;作为护士长必须胸有成竹,熟悉并掌握每一个病人的状态、病史、用药等相关情况,同时,还要掌握病人饮食情况,睡眠情况,药物反应等身体细节和生活细节。

九零后李水兰是医疗队里年纪最小的,有重症监护室的经验。她负责的病人有20多位,虽然没有重症病人,但是每一个病人护理也不轻松。“我们观察到病人不开心,就和他们聊天,哄她们开心;他们睡不着觉,就用耳穴压豆促进睡眠;他们没有胃口,就用汤药或者针灸护理,改善胃口。”

李水兰性格开朗,为人和善,特别爱笑,有些病人看到她就会和她聊天、拉家常,到现在都成老朋友了。43床的病人以前曾经去过李水兰的家乡,每次见到李水兰,都会她和谈谈李水兰家乡的美食,美景。

六病区还有一批男护士,同样细致入微,给病人亲人般的温暖,护理病人身体康复。16床病人,是一名中风的老人,吃喝需要喂食、大小便要帮扶,因为不能说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和人交流,但是只要看见深圳分队队员王海洋,总是啊啊啊,喊个不停。近几天,看见王海洋进入病房,老人家每次都指着手机弯弯指头,要和王海洋合影。王海洋说,老人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他们对老人的点点滴滴,老人心里都记着。

深圳分队队员周传江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从筹建病区到病房护理,他事事争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脏活、累活抢着干,搬运物资、整理病区、检查病区负压有条不紊。一天他给48床病人喂饭时,得知病人全家感染,儿子、老公都在不同医院治疗,全家人一个多月没见面了,经常躲着人哭泣。周传江一边安慰病人,一边鼓励病人与家人交流;让病人慢慢心情好了,胃口变好,最后康复出院。

深圳分队队长刘禹翔告诉记者,深圳医疗队在雷神山期间,肩负着重症病人治疗的任务,其中护理组人员承担了很多工作,护理病人治疗、生活。特别是在防护服下的护理工作更加辛苦,缺氧、护目镜挤压给护理组人员很多精神、身体压力。但他们克服困难让病区病人逐步康复出院。“一分治疗九分护理的方案,注定了护理组会付出很多,特别是很多病人不能自理,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的爱心付出、甘心奉献。”

编辑 詹婉容


(作者:读特特派武汉记者 唐光明/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