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包括广东医疗队在内的部分医疗队逐步撤离武汉,在雷神山医院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深圳分队队员们仍在一线坚守。查房、巡诊,虽然病房病人已经很少,但是每一个细节都没有疏漏。六病区深圳分队队长刘禹翔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病区还有17名病人,空出床位31个。
刘禹翔为患者进行针灸,缓解患者乏力、胸闷、气短的症状。
昨天,一名病人刚刚由危重症转为重症,但是队员们不敢松懈,公交车上,几人小声讨论着病人的病情和后续护理工作。“病人状况虽然有所好转,护理工作还要继续跟进。”刘禹翔一直坚持着“一分治疗九分养”的理念,帮助六病区病人尽快康复。
晨会交班之后,医生护士仔细对接病区17名病人的状态、治疗状况和生活需求。“13床需要沐足,6床需要针灸,16床老爷爷不肯要喂食,自己吃饭很慢,需要护士照顾。”从饮食细节到药剂份额,每一个病人的要求和状态都被医护人员详细记录。
之后,护士长彭思萍带领护士班队员逐个了解病人状态,给病人试用潜针、沐足,并了解病人的生活需求和护理要求。“阿姨,今天给您耳穴压豆,改善一下睡眠。”每见一个病人,彭思萍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对于几名重点关注的病人,彭思萍问询特别仔细。6号床病人87岁,因为中风不能说话,彭思萍会格外耐心,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十几次的沟通才会得到答案。
护士温芳艳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是她很关心病人护理细节,陪同护士长将几名病人的详细情况一一汇报,每一个关键细节都没有疏漏。“现在是关键时刻,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更加细心照顾病人,他们回家了,我们才安心。”温芳艳说。
在病床前,刘禹翔一边给病人针灸,一边了解病人情况。“病人之前是重症病人,转院来时,还发烧几天,经过汤药调整之后,状态逐渐转好。”刘禹翔告诉记者,现在病人状态稳定,估计过两天就会转为轻症。
“我是3月6日转院来的,最近几天的吃喝拉撒都是护士照顾我,比亲人还亲。”一位病人这样讲述她在雷神山六病区的经历。
目前,在雷神山医院六病区里,深圳医疗队25名医护人员一直在坚守着岗位。面对记者采访,他们表示,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们一定会加倍努力,绝不松懈,值好最后一班岗。
编辑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