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宝安区“年度教师”出炉,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郑良凯、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李平、松岗中学陈玉领、灵芝小学李银姬、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白红艳五位教师摘得该区“年度教师”桂冠。日前记者获悉,郑良凯——这位“宝安中学魅力教师”将代表宝安区站上深圳市“年度教师”总评选的舞台。
他是赛场大满贯,谱写教师魅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郑良凯是一名“知行合一”的教师,他始终坚持“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可持续成长的专业途径”。他说,对于教学工作,经验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依赖“经验主义”固步自封的理由,也可以是“自我突破”的既有参照。让激情成为习惯,让研究成为常态,唯有借助研究,依靠研究,方能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突破。
作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他主动承担引领区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实践的责任和担当。郑良凯积极开展中英、中美主流中学化学教材对比研究,主持广东省《新时代广东省中学化学深度学习教改实验》项目,研究建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广东省教育厅化学专业委员会邀请,他还多次赴北师大,以及广州、韶关、珠海、佛山、茂名等地传授示范课、讲座、教研员培训,带动了一批省内边远地区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技能提升。
常年驻扎高三、担任班主任,郑良凯对自己要求十分“严苛”,他逼着自己把时间掰开用。举行省市区级教师培训、专业发展报告逾10场、参与省市课题6项、承担市区级命题9次、参与审定教材1部、参与撰写化学教学专著2部。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先后获得省、市、区等各级荣誉奖励近40项,并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14个月内12次夺得省、市、区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初赛、决赛第一名”的奇迹,被赞誉为“大满贯”得主,更被专家视作“宝安现象”的典型案例。
郑良凯在宝安区“年度教师”评比中
他深耕三尺讲台,不忘育人使命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10年,年轻的郑良凯远赴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合雅乡荒地农场民汉合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支教——这是一个在百度地图上都无法搜到的农村学校,距离国境线仅几十公里,97%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
郑良凯在边疆的工作不仅覆盖九年级化学,还有五六年级思想品德,甚至一年级体育课。郑良凯说,那段日子让自己对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一年级孩子很多说不好汉语,只好由部分孩子担任临时翻译;除了常规教学,恰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晚上、周末,还要走家入户协助人口普查工作,通宵整理普查材料更是常事……支教的经历,使我更加清晰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坚定了成为‘教育家式教师’的职业追求。”
有些种子种下了,就必然长成参天大树。疫情期间,郑良凯又主动承担高二年级全部的化学课堂直播任务,直播时长超过1000分钟,发布原创微课、直播教程、答疑视频70多个,点击量近10万人次。他还借助公众号平台,同步向对口援建的龙川一中分享全部资源,2020年高考,更主动肩负起隔离考场的监考任务。
他关心学生成长,坚持适度留白
郑良凯说:“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成为学生思想与智慧的启迪者、终身发展的引领者。”他独创性地实施“情感关注、专业介入、外围合力”的转化策略,并坚持把一块白板的空间留给孩子,把每天20分钟的互助学习时间留给孩子,把演讲、辩论、文体活动的舞台留给孩子……推动青春期学生自发自觉地走向自学、自治、自强,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业发展起到了春风化雨的奇妙作用。
他教学风格独具特色,从工作第二年起,一直担任班主任,近年来更连续带班高三毕业班,深受学生喜爱,高考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宝安中学魅力教师”,并收获了“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劳动模范”“深圳市高考先进个人”“宝安区十佳教育教学能手”等荣誉。
“教育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需要教育者长期坚守、默默耕耘;教育又是一门启迪智慧的艺术,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和时代背景都在呼唤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教师。”郑良凯表示,“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创造性的劳动方式。唯有依托专业学习、专业研究、教育实践,以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理性与理想去引领学生,方能提升育人实效,让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成功。”
(原标题《2021年宝安区“年度教师”郑良凯:为了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