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星档案:
陈楚放,男,1972年2月出生,1995年7月入警,现任深圳市公安局预审监管支队预审大队一中队中队长。从警以来,陈楚放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评市优秀人民警察,2013年荣立个人二等功。
陈楚放分析案情。
如何让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认自己的犯罪行为?像影视剧中拍桌子、摔凳子,对嫌疑人大喊大叫?其实不然。办过300多宗案件、被同行誉为“预审尖刀”的陈楚放身材瘦高,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陈楚放说,他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证据确凿地使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虽无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经历,但其中正义与罪恶的交锋、真实与谎言的较量,依然“刀光剑影”。陈楚放做好工作有三个关键词:谨慎、攻心、学习。
“谨慎”是陈楚放的座右铭,也是他多年预审工作持之以恒遵循的重要原则。每当遇到疑难案件,他总是给同事们强调,“预审工作责任重大,要把每一个经手的案件办成铁案,经得起法律的推敲,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有一次,在办理一起抢劫杀人案时,因证据较充分,嫌疑人也“干脆”地供认了抢劫后为逃避侦查而杀人的事实,并满不在乎地表示,自己是未成年人,顶多坐个牢就出来了。谨慎的陈楚放听后反而皱起眉头。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小细节,嫌疑人在供述时无意中说过两次不同的自身姓名。于是,陈楚放认真进行核查,与同事们不辞辛苦,多次赴外省出差调查,前后辗转八千多公里,寻找与嫌疑人共同学习、生活过的人对其进行辨认。最终确认了嫌疑人系假冒未成年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一名合格的预审员除了要谨慎,还要善于观察,深谙攻心之道。陈楚放说,“预审,就是一门攻心的学问”。
在办理一起团伙犯罪案件时,涉案的29名嫌疑人被抓获归案后,大多数嫌疑人对抗审讯,使案件一度陷入僵局。陈楚放作为预审专家被指派专门负责对一名重要骨干进行审讯。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他耐心琢磨,制定了缜密的审讯方案。他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展示个别证据,对嫌疑人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在铁证面前,嫌疑人的心“虚”了,随后陈楚放势如破竹,迅速为该案打开缺口,使整个犯罪组织如多米诺骨牌一样瓦解。
陈楚放非常爱学习,业余时间喜欢看书,不断提升自己。“预审员如果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新的法律、新的执法环境所抛弃”。他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通过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2015年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一年一个台阶地不断给自己充电。
编辑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