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再添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实习生 韦文勤 通讯员 苏米娜 左汀汀 文/图/视频
2021-08-07 19:00

作为“深港文化之根”,宝安有着璀璨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一起构成了宝安本土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也构成了深圳文化发展的灵魂、特色和基因。今日,“留住城市味觉记忆 焕新深圳历史文脉”——2021年宝安区文化遗产宣传推广活动在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举行,为入选宝安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17个非遗项目授牌,并举行合成号糕点文化博物馆(筹委会)揭牌仪式。

本次活动由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工商联、新安街道办事处与深圳市老字号协会主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新安街道公共服务办(文体)承办。活动旨在保护好宝安的城市历史遗产,让镌刻在城市历史中的文化脉络,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进一步为宝安区非遗的保护与利用搭建新平台、借鉴新思路、探讨新模式、嫁接新载体。

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孙箫韵在致辞中表示,深圳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起点,如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既是深圳文化立市的要求,也是深圳文化强市的必经之路;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开放共享,是宝安文化人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

宝安区是深圳本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深圳本土文化一个鲜明的标志,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著名的“深圳云片糕”、“合成号传统小食”、“沙井蚝”、“公明腊肠”等本土特产名扬海内外;“松岗七星狮”、“西乡三月三庙会”等传统文化习俗源远流长,在深圳文化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据介绍,自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宝安区一共收录了46个代表性项目,是全市代表性项目最多的区之一,也是入选各级保护名录项目总体最多的区,这些项目中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代表性项目9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2项。这些非遗项目就如同一串串光彩夺目的珍珠,彰显着滨海宝安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核和人文内涵。

本次宝安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收录了17个代表性项目,创下历次入选名录项目数量之首,种类十分丰富且各有特点,其中有如植物染、木刻画、核雕、锔瓷、古琴、插花等极具宝安特色的代表性项目,又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文学《放鸭郎娶皇姑》与起源于神农氏的古琴艺术,而《谢氏核雕》的传承人胡堂山更是在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殊荣,填补了深圳市在此奖项上的空白,为宝安的非遗传承增光添彩。

当天,出席活动的领导与嘉宾为17个宝安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行了授牌,并为合成号糕点文化博物馆(筹委会)揭牌。此外,还举行了“深圳味觉·百年记忆”圆桌会议,为如何进一步传承弘扬宝安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本土老字号品牌的传播传承对深圳发展的促进作用建言献策。

编辑 昌慧  审核 麦苗茵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实习生 韦文勤 通讯员 苏米娜 左汀汀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