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秋水半湖金》 曾晓剑 摄
《策马扬尘穿秋光》 曾晓剑 摄
炎炎暑退竹叶静
——写在 2021 年立秋
作者:潘之江
朗读:曾若明
编配:邬运河
录音:曾兄靓声戏剧录音工作坊
录音时间:2021年8月6日
地点:深 圳
立秋,仅仅是一份秋天开始的通知书,天照旧像盛夏一般热;暑热紧跟着入秋,在退出前仍有毫不退让态势。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每年 24 节气的纲。它是大地转暖,变热,转凉,变冷的引擎,认真研究,很有意思。
段兆泓 摄
一到立秋,人们就会关心今年还要热多少辰光,有多少只秋老虎要来。关于立秋,民间有“穿衣秋”还是“脱衣秋”的说法,由来已久。这是根据进入立秋的时间来判断的,它把入秋的时间大致分成两段:入秋的时间在立秋之日的子时至寅时,和酉时至亥时称为脱衣秋;如果在卯时至申时是穿衣秋。大体说,凡遇脱衣秋,秋老虎就会来得猛烈一些。相反,遇到穿衣秋,入秋后,雷雨紧跟其后,一个雷雨暑热就会散去一些,天气热不了多久,就会渐渐转凉。
《秋色》 曾晓剑 摄
立秋,代表凉爽秋季的开始,因为每年入秋时间不同,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会一下凉了下来。按照气候学说,5 天平均气温在 10℃至 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高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达到秋天的标准。象长江流域一带,肯定还是要等待秋老虎的光临。俗话说得好,立秋之后仍有一“伏”。前几天小区里的玉兰树叶开始跌落,我自然会想起一叶知秋这个内涵很丰富的词。这个词的本意很好理解,树叶黄了,秋天要来了。一经联想,就有许多不同的意思。比如:周围主动联络的朋友少了,说明你已退居二线了;上楼时腿脚不怎么灵便了,说明一个人年纪大了,身体弱了;从一个小细节变化,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凡此等等,一叶知秋都能涵盖。
段兆泓 摄
其实,树叶的力量不在于它自身的能力和气场,而是它所在树木赋予的力量,比如常绿乔木(指四季不落叶的树)就能让树叶秋天不落,冬天不枯。入秋后,大多树木开始落叶,即便是红艳遍身,耀眼非常的枫叶,辉煌一阵子后,还得落个精光。俗话说,春天花儿迟开早开总要开,秋天树叶迟落早落都要落。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性和公平性。
段兆泓 摄
我爱秋天。它可以让你通过微小的事物洞察知悉自然的变化,从一花一叶的变化中看懂整个世界。
段兆泓 摄
立秋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立秋之后,虽然早晚会较凉爽些,但“秋老虎”肆虐,往往使人极易产生倦怠、乏力之感。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民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根据需要开始适当进补。此外,秋季腹泻是中医的常见病,这里有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引起的,昼夜温差大引起腹部着凉引起的,瓜果食用前清洗不净的,尤其是小儿“秋季腹泻”这个季节是多发期。秋季腹泻,因素众多,中医的辩证施治,可以分析出许多道理,治疗得法非常有效。作为预防,此时我们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段兆泓 摄
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作用的食品,例如梨、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西红柿等。可见,秋季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物。
曾若明, 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潘之江,资深文化人,浙江绍兴人,正高职称,早年在浙江工作。1993年调入深圳。先后任898频率总监、深圳广电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兼任深圳《市民周报》社长、总编辑, 深圳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主要从事昆曲艺术、文字交响乐、读懂中国画、辨证看艺术、24节气习俗等专题研究和讲习。策划并成功组织《深圳同在一方热土》大型歌会12场、《文明家庭进社区》活动56场、《全国金婚大典》等大型系列活动。先后策划香港、澳门回归大型专题各 80 集(中央台播出、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专集);主笔 50 小时大型电视直播节目《香港十年》(深圳卫视播出);创办《深圳广播快评》、《民心桥》等名牌节目(主创之一);创作大型朗诵诗二十多万字,其中一百八十行长诗《写在春天的赞歌》在中央台两次播出;出版《敢问理在何方》(人民出版社)、《广播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个人专著六部。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资深摄影师 曾晓剑
曾晓剑,广东河源人,央企管理人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内重大影展中多次入选。
编辑 夏吉贵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