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民生微实事”项目与群众的新纽带,提升群众参与感、获得感,碧岭街道让辖区义工转变为“民微观察员”的新角色,全方位参与到民微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推动“民微”项目高效化落地实施。
打好“学思悟践”组合拳,聚焦“民微”项目观察
近日,碧岭街道组织开展“助力社区义工成为民微观察员”能力提升专场培训,邀请专业老师为30名社区义工骨干讲授在“民微”项目中收集民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碧岭街道还举办了相关成长沙龙,义工之间相互分享经验和收获,提升“民微”项目观察能力。
为推动义工对“民微”项目观察的知行合一,碧岭街道还开展了义工入户调查实践活动,对参加过“民微”项目活动的居民进行入户式走访调查,了解每一户居民对“民微”项目的反馈建议,为“民微”项目的立项提供实践参考。
落实问需调研工作,对接“民微”项目需求
碧岭街道为精准对接“民微”项目需求,组建由社区党委委员带队,党员志愿者、社工、义工为骨干的“专兼结合”调研队伍,深入实地开展面对面调研。调研中发挥义工地域熟、人情熟的作用,宣传落实关于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相关内容,鼓励居民建言献策。
调研共收集了1412份需求信息,整理出了街道和社区层面的建议清单,并将此转化为精准的服务项目,包括新生儿关爱计划、特殊人群节日庆典活动等一系列暖心服务,力求做到精准对接需求,打造高效民生服务。
多元视角全程跟进,切实“把脉”民微项目
5月到7月期间,义工观察员们全程跟进7项“民微”项目活动,采用多元化的视角进行建言献策:如应避免正午炎热时段举办项目,防止参与群众中暑;应更注重项目知识宣传演示,要避免赠礼与宣传知识本末倒置的问题等。
碧岭街道以义工化身“民微观察员”的角色,助力“民微”项目更加贴近居民、贴近生活。同时,这一创新也为启动一批顺民心、暖民心、乐民心的好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