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坪地的张先生2016年12月29日遇上一件疑惑事,他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惊讶地发现,自己账户的余额,居然少了9万元!那一刻,他整个人都蒙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来到银行查张 9万元不见了
银行将这两个月的流水账单打出来,这时候,张先生赫然发现,就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转出记录那是密密麻麻,最少的几十元,最多的达到9000多元。
儿子玩游戏 充值几万元
张先生发现,这些钱都是通过社交软件钱包、手机社交软件钱包转出的,而他自己社交软件都不怎么玩,也没有在社交软件转账的习惯。这时,他想起来,自己曾经因为不会操作社交软件,让还在上小学6年级儿子操作过社交软件绑定银行卡业务。随后他找来儿子进行询问,这才发现,原来这些钱都被儿子用来在游戏内充值了。
孩子承认,他经常使用张先生的手机玩游戏,而这些钱,他大都用来买皮肤、装备等游戏道具,而这些道具,一件最低几十元、贵的甚至需要800多元。
家长自责 教育失当
事已至此,张先生也只剩下了苦恼。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手机密码、微信支付密码,孩子都是知道的。而且,由于他不懂互联网,都是孩子给自己当“老师”,亲手教自己操作。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溺爱,加上对孩子教管不严,导致孩子沉迷于游戏,并花大价钱购买游戏道具。
心理咨询师:游戏本无错 教育要到位
心理学家表示,小孩玩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长智力,但是如何教育和监管上做到位,还需要花费一些功夫。
律师:小孩充值 可以退款
有律师也表示,网络游戏应当实名验证,并禁止小孩进入游戏当中,也不能向无自主行为能力的孩子售卖高价道具。如果能游戏公司有此行为,家长可以要求退款。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证据的验证比较困难。
来源 深圳广电第一现场
编辑 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