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兄靓声|第24期 : 人鹤情 —— 一个真实的故事

2021-08-05 10:28
收录于专题:曾兄靓声
摘要

阎福兴是辽宁人,他喜欢大自然喜欢鸟,能模仿70多种鸟叫,能演奏各种民族吹奏乐器,1999年阎福兴来到扎龙,有机会了解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背后更多的故事,他不仅被徐秀娟感动了,也被赖毛子感动了


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盛夏掠影  雷达 摄


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盛夏掠影  曾若明 摄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 (八)




人鹤情 —— 一个真实的故事


作者:王俏梅

朗读:曾若明

摄影:雷达

音乐编辑:邬运河

录音出品: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



2008年4月25日的,阎福兴提着一个箱子从辽宁葫芦岛站登上了1051次列车,奔赴近1500公里外的齐齐哈尔。他去齐齐哈尔看望徐秀娟的父母,并且,他是带着一个特殊的礼物去看望徐秀娟的父母。

到了齐齐哈尔已经是次日了,他下了火车也没做片刻休息又风尘仆仆的直奔扎龙自然保护区。没走多远就走到了柏油路的尽头,接下来的砂石土路让汽车变得步履蹒跚,颠簸的路像是有意拖延,让他急切的心情稍做平复。终于没有路了,阎福兴提着箱子开始步行向扎龙湿地的深处。

砂石土路带着阎福兴来到一处泥草房,院门是敞开的,房门也不上锁,阎福兴简单的敲敲门便推门进了屋。寒暄几句,他打开箱子,拿出了一根坠着蓝色坠子的管状东西。不一会,透过泥草房斑驳的浅绿色油漆的门窗传出了似乎是笛子的声音。这笛声不像是竹笛,也不像是陶笛,稍稍的尖厉,有些沙哑,好像经历过巨大疼痛后,从胸腔最深处发出的叹息。虽然隐隐的疼痛还在持续,但是,可以慢慢的诉说了: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只有片片白云,悄悄落泪,只有阵阵风儿,轻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雷达 摄

蓝天白云下,曾经有一个爱鸟养鸟的女孩来过,曾经有一只叫做赖毛子的小丹顶鹤来过,还有两只被女孩救过的天鹅来过。于是,蓝天白云下,留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雷达 摄

这,就是这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伤心的故事:扎龙女孩徐秀娟,在江苏盐城为了救两只走失的天鹅,牺牲在了盐城的复堆河。

曾若明 摄

1987年9月23日,在保护区所在地新洋港镇,人们为徐秀娟举行了追悼会。这天,太阳也收起了光辉,苏北上空出现了日全食。新洋港镇居民不到两千人,可有近千人前来参加追悼会,为来自齐齐哈尔的女孩徐秀娟送行。生命永远停留在23岁的她,成为我国首位环保烈士。

人有情,被称作仙鹤的丹顶鹤也有情。徐秀娟养大的那只叫赖毛子的小鹤,自从徐秀娟牺牲后,远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赖毛子就变得郁郁寡欢,整天朝着南方悲鸣。不久后,它就死去了。

雷达 摄

人们在整理徐秀娟日记时看到:“4号鹤赖毛子专叨生人,见了我追着叨……夜里我睡不着,苦苦思索着,鹤对人是有感情的,我和它还没有建立感情啊。从此我天天喂它,帮它洗羽毛……经过一段时间耐心喂养,它果然不叨我了。”

人与人的缘分该怎样理解?一只鸟和一个人的感情能有多深?一个人的心愿如何拨动无数人的心弦?这些问题随着笛声向四周飘散向天空飘散。于是,这个真实的故事遇上了阎福兴。

阎福兴是辽宁人,他喜欢大自然喜欢鸟,能模仿70多种鸟叫,能演奏各种民族吹奏乐器,1999年阎福兴来到扎龙,有机会了解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背后更多的故事,他不仅被徐秀娟感动了,也被赖毛子感动了。他要让徐秀娟的故事为更多的人所知道,他想到了用赖毛子的腿骨做一只笛子,来吹奏《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赖毛子死后,徐秀娟的父亲徐铁林埋葬了它,阎福兴几经周折,向扎龙管理局的一位领导要来了赖毛子的两根腿骨。

面对赖毛子的腿骨,阎福兴却不敢下手,万一做坏了,这两根宝贝就再也没有了。他想到了民乐器制作大师常敦明老人,于是他动身前往江苏。

常敦明听了阎福兴的来意后,当即拒绝了他,因为老人从未用骨头制作过乐器。阎福兴没有泄气,为了说服常敦明,他反复给老人讲徐秀娟的事迹,老人终于被阎福兴所感动,同意帮他完成愿望。

曾若明 摄

一个月过去了,经过一百多次试验,常敦明终于精心制作出两支“鹤骨笛”。当阎福兴成功地用骨笛吹奏出《一个真实的故事》之时,两人都留下了眼泪。之后,阎福兴带走两支骨笛中的一支,而常敦明的“中国民间民族乐器陈列馆”收藏了另一支。

曾若明 摄

再之后,他一次次用这支鹤骨笛演奏《一个真实的故事》,宣传为保护丹顶鹤而献出年轻生命的女大学生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在人民大会堂,在美国西雅图大剧院,《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旋律一次次响起,人们一次次为之动容。

2008年,他又一次来到扎龙,用那支骨笛为徐秀娟的父母演奏《一个真实的故事》,表达对着一家护鹤人的敬意,两位老人都禁不住老泪纵横。

2012年阎福兴在登山时突发心脏病去世。阎福兴生前说:他希望来生变成一只鸟;徐秀娟生前说:她就是喜欢丹顶鹤。或许,阎福兴真的就是我们抬头看见的,那只想与我们说话的鸟;再去扎龙湖,留意一下那只向我们回眸的丹顶鹤……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  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散文作者 王俏梅




王俏梅,齐齐哈尔市博物馆副书记、副馆长,文博专业研究馆员,齐齐哈尔市第六批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齐齐哈尔市作协副主席,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选送鲁迅文学院鲁民十五作家班学习。


资深摄影/剪辑师  雷达




雷达:资深摄影/剪辑师:从小受(战地记者)父亲熏陶开始摄影活动,17岁从事摄影创作,21岁在《中国摄影》杂志发表摄影作品,28岁收录《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现为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首席摄影。参与多场戏剧现场演出的随行追踪影像拍摄及网络视频的拍摄及剪辑等项目。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夏吉贵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