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大剧院 | 《记忆深处》:战争带来的深处记忆
2021-08-02 17:00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记忆深处》由张纯如寻找南京大屠杀真相为线索展开,以救护者(以拉贝和魏特琳为代表)、幸存者(以李秀英等人为原型)、日本兵(以东史郎等人为原型)等真实历史人物为主线,,用舞蹈的形式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灾难中亲历者深处的记忆。

从始至终,《记忆深处》基调是沉重又简单的,没有变幻的光效,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过度修饰的场景,舞台上只有故事和表演者。

佟睿睿说:“我觉得作品本身很重要,我们所有创作者都是为了这个作品的内容而服务,而不是在于表现自己,服装也如此,灯光也如此,舞美也如此。我们的舞台像一张吞噬的嘴,又像一本翻开的书,其实有很多隐喻。”

这部舞剧涉及多个人物,而且每个人物都占据重要位置,除了张纯如之外,还有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拯救上万人生命、写下《拉贝日记》的拉贝,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收留女子难民达万人、写下《魏特琳日记》的魏特琳,怀孕期间对日军拼死反抗、身中37刀依然顽强存活下来的李秀英,以及曾经参与过南京大屠杀、最后深刻忏悔并写下《东史郎日记的》的东史郎等等。

佟睿睿曾介绍说:“我想把这个题材再深入挖掘。既然挥之不去,索性就再往前走一步。如今我们看待当年那段历史,已经有所不同,原来驻足在你脑海里的这些人,他们又鲜活了起来。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线索,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但是它们相互又有勾连,最终指向同一个真相。这台舞剧有意思的是,张纯如跟他们不在同一个时代,但是她可以自由进出每一个故事。我想这就是艺术。这就是舞台的创作和纪录片创作的不同。”

情感更加丰富,把握更加细腻,视角更加多元,让人们得以更近距离走向当事人,体会大事件中的个体,个体的复杂性。与这种复杂性形成对比的,是舞台的简约,简约到仅留下黑与白以及鲜红的血。国际化的视觉审美的舞美质感映衬下,整台舞剧看起来像是一部舞台纪录片。

“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

这是张纯如最喜欢的座右铭。以张纯如为主要人物线索的《记忆深处》也浸透了佟睿睿对战争与和平、死亡与生命的严肃态度。佟睿睿珍视的是张纯如的“真”,她不是去复现张纯如探寻、考证和写作的历史,而是将张纯如的“全知视角”与其他人的“受限视角”相结合,让侵略者、受害者、反抗者、救助者、忏悔者、否认者和书写者的复合视角交织在一起,共同揭示历史真相,也为我们彰显出“求真精神”的可贵。

2021年9月7-8日 坪山大剧院 民族舞剧《记忆深处》

即将上演,敬请期待!

(来源:坪山大剧院)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汪新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