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通过推进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关检业务全面融合等一系列的改革,助力口岸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2019年世界银行评估显示,我国跨境贸易的全球排名从65名提升到56名。”深圳海关副关长涂琳3月11日在新闻发布上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深圳海关今年将重点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发力,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她透露,深圳海关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通关的效率,主要有三项重点举措。在顶层设计上整体统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与深圳市政府密切合作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大调研,部署和落实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专项行动;在监管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在陆海空口岸全领域全面推广“提前申报”并叠加“两步申报”和“两段准入”等改革,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通关的效能。在通关模式上进行量身定制,创新实施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实现通关的时间。
她透露,疫情期间,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就通过“船边直提”的监管创新,只用了0.03小时就验放了一家企业进口的口罩生产设备。“通过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最大程度地简化通关手续和单证,实现通关‘零延时’。”
“深圳海关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进出口企业的获得感。”深圳海关副关长涂琳表示,该关将实施三项改革,具体如下:进一步丰富网上办事的功能,包括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 开发关企直通的减免税申报,全面推广关税保证保险线上投保等,提升海关业务办理的无纸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强化智慧监管,通过海关与企业的ERP、WMS的系统对接,实现网上稽核查和网上认证,借助科技力量来提升海关的监管效能;进一步打造掌上海关,3月5日深圳海关移动服务应用已正式进驻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目前已经上线了102项的海关业务事项,可实现海关业务的“指尖查”“掌上办”。
她特别提到,深圳海关将持续地推进改革创新,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推动和提升深圳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助力深圳“双区”建设。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