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新”组织党建领域扎根18年,奔走在沙井多个工业园区和多家非公企业之间,为辖区“两新”党建挥洒汗水……日前,宝安区沙井街道“两新”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胡忠军获评“深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据了解,他自工作以来,不断推动辖区“两新”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为城市基层党建和现代化基层治理贡献“两新”担当和力量。
2003年夏天,深圳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全面铺开,沙井民营经济党委挂牌成立,街道纳管“两新”组织党员有86人。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胡忠军与几名同事,每天顶着烈日,背着厚厚的宣传资料,奔走在沙井100多个工业园区和6000多家非公企业之间,地毯式普查登记流动党员,足迹几乎遍及辖区企业。即使经历了一次次的碰壁、无数次闭门羹,他也从未放弃,“两新”党建一干就是18年。他认为,“党务工作者主责主业是抓党建,抓好党建是本职”。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他带领街道“两新”党建工作团队,先后对街道内11258家“两新”组织进行排查,登记党员1751名,转入党员435名,新建党支部137个,实现街道辖区内上市公司、总部企业、工业百强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100%。
“基层党建要常创常新,才能保持党建工作活力。”胡忠军面对支部党建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党组织书记“传帮带教”。在他的推动下,街道在全区首创6个“两新”组织书记工作室,老书记们面对面、手把手帮带130余名新任职的“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其中,全至科技园“曾晓威书记工作室”通过推行“双向培养、交叉进入”加强园区党委班子建设,积极摸排党员,园区从最初18 名党员发展到现在102名,累计引导新建4家企业党支部,党组织覆盖56 家企业。
构建党建阵地,助推党建业务“双提升”。胡忠军说,“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才能形成更好的企业和社会发展力。”他通过互联共享的方式,推动街道建立了“1+8+10+19+N”党建阵地,在8个园区和10家党建百强企业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在1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其他条件较好的企业设立“两新”党组织活动室,各园区和企业党建阵地累计开展党群活动2000多场(次),服务党员职工逾十万人次。
(原标题《优秀党务工作者胡忠军:创建6个“两新”组织书记工作室》)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