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安区住建局对沙井街道城建办在建设工程防疫和复工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进行表扬。
疫情发生以来,在沙井街道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一群“蓝马甲”。他们贴宣传标语、检查工地,奔赴各个物业小区、城中村检查调研。这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汇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工地多、用工多、工棚多的情况下,为严防工地工棚“零输入”,对辖区144个物业小区(城中村)、86个在建工地、37个燃气站点进行全面细致排查,累计出动2706人次开展巡查防控工作,合计对86个工地贴封条2040条,累计消杀物业小区公共场所约260万㎡,为平稳有序复工打下坚实基础。
一手抓防疫 一手推复工
街道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工作会议五次,并多次到工地督导强调各监管部门(单位)压实责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确保实现防疫复工两不误。为助力水务工程加快复工,街道领导多次到辖区内水务工程现场,了解掌握工程企业防疫和复工准备工作。要求工程企业负责人把工作重点,由全力防疫转向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
“硬核”贴封条,严防疫情“零输入”
沙井街道有工地多、用工多、工棚多的特点。城建部门“蓝马甲”主动担当,敢于碰硬,对辖区在建水务工程项目生活区的工棚、宿舍进行“硬核”贴封条,暂停使用,直到复工报备审批后进行解封,严防工地工棚疫情“零输入”。此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工地、工棚疫情零输入,同时对工地、工棚严格进行人员登记、测体温、消杀等必要疫情防控措施。
大围合疫情防控沙井大街属老旧屋村
老街巷道四通八达,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很大。街道领导多次率城建部门现场调研,动员片区的7个社区工作站,对沙井街道辖区144个物业小区包括70个城中村全部实施大围合式管理,尤其是对沙井大街片区实施严管严控,将2平方公里的片区实现“大围合”,把原来近百个道路和巷道口,压缩为18个闸口,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防输入,外防输出”。“大围合”实施以来,防控效果凸显,得到居民的一致赞赏和支持
制定标准化台账清单
督促物业落实管理工作
针对沙井街道各物业小区(城中村)资料繁多杂乱、格式不一问题,街道领导带队到物业小区(城中村)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制定了格式统一的疫情防控台账清单,实现台账标准化,规范化,持续化。除此之外,各物业小区按照街道要求,统一开展公共场所消杀工作,累计消杀约260万平方米;督促物业公司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户的管理工作,保证其服务到位,生活垃圾清理到位,监督其居家隔离不能出门。
引导辖区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还制定《关于沙井街道建设工程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及《关于空港新城沙井片区建设工程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同时设立三个小组,分别跟进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空港片区工程项目、小散工程。对86个建设工地包点、责任到人,制定相关台账、编制应急预案样板,供各复工单位参考,并到现场对项目单位手把手解读方案,指引对已按要求落实复工防疫工作的单位立即解除封条。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