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记者从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获悉,包括全市17个重点区域之一的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项目在内的22个政府工程项目已复工,含重大项目13个。
△3月4日下午,新区建筑工务署组织项目负责人参观学习"样板示范点"
为推进新区政府工程项目安全有序复工,该署在核龙线市政化改造工程和坝光核坝路和环坝路市政工程打造了2个疫情防控与项目复工“样板示范点”,组织项目负责人分批次参观学习。核坝路、环坝路项目总承包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月26日复工以来,已有150余名员工到岗,“我们开发了一套安全交底二维码,每位员工扫码学习,后台‘留痕’,确保防疫知识应知尽知。”
△项目部研发的安全交底二维码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不少在建项目面临因工人无法及时返岗、防疫物资缺口大等问题。连日来,该署通过精准对接、全盘协调等多种方式推进解决。该署组建工地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分类别、分重点、分区域开展网格式巡查工作,并制定工地复工指引、印发宣传册等,指导工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统筹项目复工复产工作。
△3月4日下午,环坝路市政工程现场。
通过整合资源搭建供需沟通平台,新区总工会、爱心企业已为在建项目捐赠7750个口罩、17桶消毒酒精、56瓶免洗洗手液、161副护目镜等防疫物资,一解在建项目“燃眉之急”。该署党员志愿服务队前往洞河防洪达标整治工程、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工程、鹏城河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宣传防疫知识,做好人员登记。
△项目部设置的室外就餐区
该署还积极落实新区惠企政策“7+9”,对于3月20日前开复工项目(含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的施工单位给予奖励,对于提前返岗工作的人予以补贴,进一步保障企业利润,推动项目复工,增强企业信心。
该署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日滚动收集复工问题,摸查复工进展和存在问题,编制复工防疫日报。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问题,一项目一策,为核龙线市政化改造工程联系“点对点”小巴包车,将劳务人员直接从所在地接回工地,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交叉感染的风险。目前,该项目两个标段进场员工已达60多人。
项目员工来源地区复杂,为进一步减少疫情风险,该署积极对接华大基因、广东金域等机构,协助项目开展员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工程、核龙线市政化改造工程等8项目将于近日对首批复工返岗的136人进行核酸检测。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