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合水口社区“五个优化”推进防疫复工两不误

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余巍巍 麦泳强
2020-03-04 18:12
收录于专题: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摘要

截至目前,合水口社区2592家“三小场所”已有1129家复工复产,复工率达44%……

3月3日,光明区马田街道合水口社区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区和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会议精神,迅速研究落实社区疫情防控新阶段的复工复产、卡口管理、分区分级管理等新要求,进一步优化强化社区小区联防联控工作,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不误。

随着返工潮的来临,马田街道各企业、“三小场所”全面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据据市、区相关部署,各社区小区联防联控要做到设卡围合、查验放行、隔离措施、社企联动、基层基础“五个优化强化”措施。为此,合水口社区因势调整,迅速完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机制和工作指引。     优化设卡围合。结合居民群众上班出行需要,合理增设横岭新村六号岗、泥围新村文阁路和上中下屯老村富利路3个出入卡口,封闭横岭新村西区出入卡口,拆除上屯新村与老村围挡,调整公明市场西片区围合。打通了社区交通“微循环”,确保防疫与文明出行“两不误”。

优化出入检查。已登记完成个人信息i深圳申报和办理好出入证的居民,原则上只在进入时测一次体温,有效缓解卡口通行压力,减少引发排长龙的聚集性风险。通过检测体温、“i深圳”平台如实申报、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近14天运动轨迹查验和信息登记,做好初次返抵深人员的通行工作,提高检测放行效率。

优化服务对象。精准防控重点人群,逐步放开健康群体。每天对首次返深人员、隔离人员、发热人员等八类人员实行差异化、精准化的防控管理,同时做好困难群众、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服务。

优化服务方式。通过线下摸排走访和线上密切联系,全面掌握“三小场所”的员工情况、复工困难等具体情况。对开门复业的“三小场所”签发承诺书、告知书和核查表,核查复工防疫物资,对负面清单内的200间“三小场所”在疫情防控期间严禁营业。

优化人力资源。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物业管理公司等资源与街道、社区联动,合理安排各卡口值守人员,设置重点时间段值守制度,积极落实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一体”的防控网络,构建社区疫情防控“安全线”。

据悉,截至目前,该社区2592家“三小场所”已有1129家复工复产,复工率达44%。

见习编辑 康佳楠

(作者: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余巍巍 麦泳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