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 | “圳”在驰援 和你“襄豫”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
2021-07-22 07:49
摘要

7月17日开始,河南全省遭遇罕见暴雨,多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特大暴雨已然成灾,河南多地道路、地铁被淹,人员被困。7月21日下午召开的河南省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披露,河南省因极值暴雨已致25人遇难。

7月17日开始,河南全省遭遇罕见暴雨,多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在最令人揪心的郑州,7月20日下午4时至5时,一个小时下了去年1/3的降水量,录得全球大中城市小时雨强的最大纪录。特大暴雨已然成灾,河南多地道路、地铁被淹,人员被困。7月21日下午召开的河南省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披露,河南省因极值暴雨已致25人遇难。

同胞遇难,国人悲痛!同胞的遭遇,令人感同身受。在河南,有的医院停电、重症病人亟待抢救;有人下落不明,亲属四处打听;有人在洪水中漂流,生死未卜……昨天媒体传来的这些消息,引起远方的人们牵挂。

人民安危冷暖,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深深感受到“人民至上”的分量。号令既出,动若风发,河南省防汛救援工作紧急展开,各方驰援力量源源汇集。

大河之南,牵动南海之滨。深圳人紧急行动起来,献出一份份爱,爱心迅速向河南集结。

深圳蓝天救援队位于河南的各支队,从灾情发生便紧急参与到救援之中;中国平安公司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开通绿色理赔通道;深圳多家企业慷慨解囊,捐出爱心款,用于保障河南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帮助灾区居民和企业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腾讯公司除了积极捐款之外,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网络募捐;比亚迪公司在捐款之外,开放设在河南当地的所有汽车销售服务店作为应急避难场所。面对河南暴雨引发的灾情,在深圳这片土地上涌现的爱心企业、爱心机构、爱心行动,不胜枚举。

尽己所能、驰援同胞。深圳素来有“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情怀,一直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扶需要帮助的地区和同胞。

率先发展起来的深圳经济特区,始终把对口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分内之事抓牢抓实,在全国“一盘棋”中努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派出干部、资金投入、产业共建、教育帮扶等各种方法,倾情倾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特区担当;率先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的深圳企业、机构和个人,毫不犹豫地投入捐资助学、敬老助残、抢险救灾等各项爱心事业中,不断把“爱心之城”的招牌擦得更亮。

驰援河南的“圳力量”,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国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河南同胞助力。比如,“热干面”力挺“胡辣汤”,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迅速调派人员带齐器材装备赶赴河南抢险救援;医生身份的自媒体人,在普及洪水过后的卫生保健常识。

灾难发生之后,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的效率取决于各方投入的合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添力不添乱、使劲不使绊,我们就能把同胞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帮助同胞早日渡过眼前的困厄,重返正常生活。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