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徒——容庚的学术和时代”深博开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 齐洁爽/图
2021-07-20 09:37
摘要

日前,“与古为徒——容庚的学术和时代”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开幕

展览一角

栾书缶 春秋晚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越王剑 春秋 广州博物馆藏

日前,“与古为徒——容庚的学术和时代”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开幕。该展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和莞城美术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容庚先生家属的支持下推出。展览为期三个多月,10月24日结束。

容庚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容氏家族是东莞著名的世家。容庚老年之际几乎将收藏的所有珍贵青铜器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展示出高尚的爱国情怀。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容老身前所藏的国宝栾书缶和越王剑。容庚百年之后,容庚家属亦做了大量捐赠。“容氏家族的捐赠不只是容庚的个人的收藏,亦可说是东莞容氏和邓氏上溯五代书香门第共同缔造的,是东莞两个名门望族共同给国家所捐赠的财富。”容庚家属代表罗兵说。

重新认识岭南学术大家

容庚(1894-1983),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收藏家、金石学者。他毕生致力于访古考古,研究古文字,收藏古器物,并和中国新兴的现代学术研究机构融为一体。

“不同于2020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的大而全,本次展览的特点是小而精,力求深。选择从容庚的金石学入手,以他的学术和收藏历程为主要线索,希望能揭示以金石学为代表的传统学问如何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发展生存,时代风气和学人的学术之间,又是如何呼应和互为表里。”本次展览策展人、深圳博物馆李飞博士说。

李飞表示,从这个意义出发,展览被分为“家世传承”“燕都访古”“学术交游”“撰述成就”四个单元,重点在“燕都访古”“学术交游”两个单元。其中在“燕都访古”部分,系统介绍了清代金石学复兴和晚清金石学在士人群体中极为盛行的背景,这恰为在东莞早年就系统受到篆刻和古文字训练的容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北京是金石古物的聚集之地,进入民国之后,金石风气愈加流行。新文化运动之后,金石考据蔚然成风,作为只有中学学历的容庚也才能以《金文编》一书直接入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进而30岁就被聘为教授,开始他的大规模收藏史。这是该展览最为重要的部分。“学术交游”则通过和他交往的学人群体,包括王国维、罗振玉、马衡、陈寅恪、陈垣、徐悲鸿、黄宾虹、闻一多、梅原末治、叶慈等,来体现他的学术地位,提醒社会大众对岭南这位学术名家重要性的再认识。

据悉,本次展览展品来自深圳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东莞莞城美术馆等单位,共207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8件,如栾书缶、越王剑、昜鼎、仲叀(zhuān)父簋等,二级文物14件,如齐史疑觯、子系爵等。此外还有清代陈介祺藏青铜钟全形拓、黄士陵篆书《桃花源记》、吴大澂篆书《陋室铭》《爱莲说》等,不仅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也有很强的观赏性和金石趣味。

李飞还特别提示,展览亮点较多,该展首先是包括栾书缶和越王剑在内的容庚青铜器收藏首次集中公开展出,国宝栾书缶和越王剑分隔京穗两地近40年,而在深圳首次“再聚首”。其次是深圳博物馆所藏如函皇父铜鼎全形拓、端方、陈介祺旧藏全形拓等金石文物的首次展出,这些藏品基本源自商承祚捐赠,此次展览也是“容商二老”(容庚、商承祚)在相继去世之后,他们的藏品在深圳首次“重逢”。

一代鸿儒养成记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览第一单元“家世传承”中重点介绍了容庚的家学背景。不少同场参观的观众也惊叹于容氏家族的文脉兴盛。对此,李飞介绍说,容氏是东莞文化世家,至容庚一代,容肇祖、容媛等都是一时时彦。金石文字、音韵训诂这些需要有深厚的童子功,家学传承和文化世家的意义就在这里。通过这个展览,可以看到容氏家族从科举时代到现代社会,几乎代代都有文化人才出现,这说明容氏家族在教育方面,必然有过人之处。展览中有件容庚祖父容鹤龄的“青田公家训”,可见容鹤龄非常重视子弟的教育,如他在做文章这件事上,要求族中子弟“多作一篇,便得一篇之益;多改一字,即得一字之益”,严谨踏实,勤修磨砺,这样的家风和学风,很值得借鉴提倡。家族变迁史当然是时代的缩影,所谓时代变迁,落实到实际,就是个人、家庭、家族从衣食住用行到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通过这个展览,可知科举时代的文化世家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事实上输送了很多人才,许多活跃在民国时期的重要文化人物,如胡适、傅斯年、陈寅恪、顾颉刚等,背后都有文化世家乃至世族的影子。

罗兵说:“容庚能成就一代大儒,跟家学渊源有密切的关系,他去北京见罗振玉之前,其实《金文篇》已经成型,也可以说他早年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东莞完成,这得益于他的舅父邓尔雅。邓尓雅出生于北京,早年留日学习医学后改学美术。容庚虽然早年丧父,但容母为给孩子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追随邓尓雅可谓‘容母三迁’。”

罗兵还表示,容庚认为“学术乃天下公器”,收藏是为了保护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非为一己私利,所以他生前将最重要的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后来他的家人也秉承容老遗愿,陆续将未及捐赠的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罗兵回忆,容庚之女容璞曾说,父亲生活十分节俭,省吃俭用剩下的一点薪水几乎都用来购买古董了。他们自小就没有穿过几件新衣服,所以他们至今生活上都很朴素,从不浪费和奢华。

(原题《容庚:一代名家 国宝加持 “与古为徒——容庚的学术和时代”展走进深博》)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