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 广州“海丝”申遗亮点多
大洋网
2021-07-19 09:30

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海上丝绸之路边会7月18日在福州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总工程师刘晓明以《传承海丝文化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题,做了主旨发言。

本次边会以“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为主题,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海丝城市联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协办。会议内容集中在介绍海上丝绸之路概念与特征研究、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与保护的阶段性成果等方面,以推进沿线各国政府和学者对海丝遗产研究与保护的关注。

会议邀请了近年在海丝学术研究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行主旨发言,并请沿线国家代表做了点评发言。

边会现场还举行了海丝遗产图片展,介绍海丝联盟城市的遗产简况。

广州留下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丰富的文化遗存,起始年代早、时代跨度大、类型丰富、保存较好,在海丝申遗方面进行了长期、扎实的工作。那么,广州海丝申遗的进展如何?亮点又有哪些?

夯实申遗工作基础 强化“海丝”主题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从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沿南海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至西亚、北非及地中海等沿岸国家的交通贸易、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等路线。广州濒临南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上交通贸易的地理条件。考古发现表明,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州就已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外界进行交通往来,长盛不衰。

南海神庙明代码头现貌

记者了解到,广州积极配合海丝申遗项目组编制完成“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遗文本和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申遗文本和南海神庙等6处史迹点的管理规划中英文稿的编制已完成,并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广州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光孝寺、清真先贤古墓三处史迹点保护规划已经由省政府公布实施。怀圣寺光塔、南越文王墓、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的保护规划已按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完成了新一轮的修改。清真先贤古墓、怀圣寺光塔、南海神庙、光孝寺4处海丝史迹点文物实施了本体保护工程。6处史迹点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极大改善了文物周边历史环境风貌。

南越王墓出土“波斯风”蒜头型银盒

同时,广州6处史迹点的档案和监测系统建设及标识系统方案设计工作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推动建立基于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的文物信息数据平台。各史迹点正开展史迹点的监测数据采集、上传、处理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文物科技成果的示范运用,实现对史迹点的日常监督以及科学化管理、信息服务及可视化展示,

发挥牵头城市作用 推动海丝文化之旅

自2017年4月国家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确定广州为海丝申遗牵头城市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广州作为牵头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显现,带头示范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各城市的普遍认可,也使各联盟城市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在海丝遗产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宣传推广和合作交流等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持续推动了整体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

截至目前,广州会同南京、宁波、上海、澳门等26个城市组成海丝申遗城市联盟。2019年5月,在南京召开海丝联席会议,出台实施《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明确各联盟城市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同年,广州市配合海丝申遗项目组拟定中国63处海丝史迹遗产点和关联点初步预备名单,新增补遗产点基本涵盖海丝联盟城市共39处,其中包括广州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3处史迹点。基于新的申遗城市和遗产点,广州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三塔的管理规划工作方案,开展海丝申遗前期准备工作。

广州还发挥粤港澳合作大湾区文化核心引擎作用,围绕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积极争取香港、澳门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邀请香港、澳门参加2019年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吸纳澳门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2019年5月,组织召开香港海丝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就香港加入联盟可行性进行研究。

记者了解到,广州还在筹建海丝专家智库,依托城市联盟建立文物合作协调联络机制,策划“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文物展,并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达成海丝方面的初步合作意向。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南汉二陵博物馆于2020年9月15日在广州正式挂牌,具体承担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史迹保护和申遗的基础性工作。

广州海事博物馆

依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成立了面向国内外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管理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联合开展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遗产价值专题研究,出版《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等专著。2019年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专家与国内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2019年10月,赴文莱、印尼、菲律宾等地开展“丝路花语—海丝文化之旅”文化交流活动,与当地文物专家、学者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了海丝保护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新闻链接一:

广州“海丝”申遗时间线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广州市已开始着手编制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关材料。

2007年,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广州海丝申遗的决定。2007年4月起,广州市委宣传部统筹,市文化局组织广州文博专业人员开始收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料(包括考古遗存、地面史迹、历史文献),汇编成《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考古遗存、地面史迹、文献辑要全三卷),于2008年12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200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致函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出广州海丝申遗的申请。

2009年广州编写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议书》,初选20处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4月底,国家文物局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广州与北海、漳州、泉州、福州、宁波、南京、扬州、蓬莱等9城市共同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8月,市文广新局在召开了“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座谈会”。11月,根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要求,广州市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编制《广州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规划纲要》。

2012年3月,广州将海上丝绸之路史迹联合申遗文本和《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总体规划纲要》上报国家文物局。

2012年10月,国家文物局将广州、泉州、宁波等9城市的海上丝绸(中国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广州市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怀圣寺与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明清码头遗址6处史迹点入选,标志着广州海丝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12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成立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

2014年3月,市政府召开广州海丝申遗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暨申报工作动员会,吹响了广州海丝申遗的号角。9月,受广州市文广新局委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所,共同启动对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点南越文王墓、怀圣寺光塔的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2015年10月底,广州市文广新局在局信息网开通“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题网页,进一步加强对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宣传。11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对6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的数字化保护工作。12月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规定》(送审稿)。

2016年2月1日,《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保护规定》正式实施。

2016年3月2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传达了国务院海丝申遗协调会议精神,明确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南京、宁波等四个城市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作为我国2018年世界遗产申报推荐项目。

2016年5月11日,广州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方案》,对海丝申遗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016年5月18日,广州与泉州、南京、宁波共同签订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关于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的联合协定》和《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中国城市联盟章程》。8月29日,申遗联盟城市扩大到8个城市,重新签署了扩大后的申遗城市联盟章程和联合协定。

2016年,广州的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南汉国宫署遗址、南海神庙及古码头遗址、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光孝寺等6处史迹点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广州完成申遗文本和管理规划。完成6处史迹点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展示和环境整治方案,形成了11个项目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2016年底,世界遗产中心向我国海丝申遗项目提出了“目前国际上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尚无共识”的意见,委婉表示了对我国率先开展海丝申遗工作的不同看法。2017年1月,世界遗产中心官员与我驻前方代表团会谈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

2017年1月23日,国务院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确定2018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调整为“古泉州(刺桐)史迹”。

2017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会议全体与会代表一致推举广州为海丝申遗牵头城市。

2017年9月27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广州市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按照动态的、开放的原则,组建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设立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办公室,按照联盟章程,协同开展联合申遗的相关工作。

2018年1月,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广州牵头组织召开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第一次联席会议预备会议。

2019年5月,在南京召开海丝联席会议,出台实施《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研究制定配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联盟城市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结合广州实际,拟定《2020年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

2019年9月,广州海事博物馆一期主体建筑工程封顶,完成493件/套藏品的征集工作。

2019年10月,赴文莱、印尼、菲律宾等地开展“丝路花语—海丝文化之旅”文化交流活动,与当地文物专家、学者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了海丝保护合作机制,

新闻链接二:

海丝联盟基本情况

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文化举措。2018年4月,由广州市、宁波市、南京市共同发起,广州、宁波、南京、漳州、莆田、江门、丽水、阳江、扬州、福州、蓬莱、北海、黄骅、汕头、三亚、湛江、潮州、南通、连云港、苏州、淄博、东营、威海等城市携手成立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以下简称海丝申遗城市联盟),以全面加强海丝保护和申遗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海丝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持续发展,并推动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盟办公室设在广州。

2019年5月13日,2019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澳门、长沙加入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成员增至26个城市,进一步壮大了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成员队伍。

记者了解到,组建联盟,旨在通过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动形成海丝跨国文化线路的国内和国际共识,发挥海丝遗产在促进和支持“一带一路”世界性愿景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全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与进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由广州市人民政府牵头,按照开放、动态的原则,自愿申请加入或退出。联盟成员以海丝保护和申遗为总目标,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全力以赴做好海丝遗产的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展示阐释、监测管理、遗产研究等各项工作,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及《实施操作指南》等规定,开展海丝申遗、保护、管理、监测、展示等方面工作,并保持及时的沟通与协作。

(原题《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 广州“海丝”申遗亮点多》)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