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口罩产能达88.05万只/日,部分企业3月底日产量将过百万

读特​记者 李超
2020-02-28 22:34
收录于专题: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摘要

目前,深圳正处复工复产高峰期,市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组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筹集防疫物资,加强物资统筹调配,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物资保障工作。

目前,深圳正处复工复产高峰期,市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组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筹集防疫物资,加强物资统筹调配,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物资保障工作。

•88.05 万

深圳口罩产能达 88.05 万只 / 日

疫情发生之后,市物资保障组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协调支持企业增能、扩产、转产、全球采购,千方百计筹集防疫物资,为全市抗击疫情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方面,辖区政府、市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入驻全市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有效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困难。

另一方面,针对富士康、比亚迪等重点企业均成立由区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专班,"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专人驻厂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链条的"管家式"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零件、原材料短缺,以及产品备案等问题,加快各重点项目转产、增产,预计 3 月底前富士康、比亚迪、三诺电子等重点企业产能均将达到 100 万只 / 日。

据统计,截至 2 月 23 日,全市在产口罩生产企业 11 家,口罩产能达 88.05 万只 / 日,其中医用口罩 31.28 万只、民用口罩 56.77 万只。在产防护服企业 1 家,防护服产能达 1000 件 / 日。在产红外额温计生产企业 6 家,红外额温计产能达 0.7 万支 / 日。

•410 万

发动 68 家渠道商,进口在途 410 万只口罩

深圳针对口罩等物资采购创新采取了"两个入口""两种类型"模式。同时,设立进口应急物资保障组,以"从快从多、应购尽购"为原则,发动电商平台、供应链企业、制造企业、行业协会等 68 家渠道商,挖掘全球进口货源,进口在途 410 万只口罩。全力协调深圳海关、深圳机场等单位保障海外物资准时入深。

"两个入口"就是对时限宽裕、价格合理的物资,指定国药一致代表市政府采购;对时限紧迫、价格过高、有一定风险的物资,转交海王星辰、南北药行、叮当快药、国大药房等大型药企对接谈判,以市场化原则采购并供应市场。

"两种类型"就是对国药一致采购的物资,作为政府储备物资统筹调度;对药企自行采购的物资,指导分批分期供应深圳市场。

•145.53 万

复工复产期间计划提供企业 145.53 万只口罩

疫情期间,市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组突出做好重点行业领域物资保障。对全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群体等"四个重点"物资保障情况进行主动对接、全面摸查。

针对企业存在的物资保障具体困难,研究制定深圳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口罩分配工作方案,分行业、分领域重点投放,计划对市级 396 个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一次性提供 145.53 万只口罩,增加配备额温枪 2 万支,并根据复工及物资储备情况分批、分步追加保障,服务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全面如期开工。

同时,研究推广红外线大型体温检测仪工作方案,科学、准确梳理重点区域人流密集点,引导在全市特别是机场、码头、客运站等推广红外线大型体温检测仪。向全市 11 个区提供 125 万只口罩,解决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产业急需,帮扶企业顺利复产复工。

•1409.9 万

组织各大药企向市场供应口罩 1409.9 万只

复工复产高峰期,市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组广泛发动,加大防护物资社会供给力度,指导海王星辰、南北药行等骨干药企多方筹集、有序供应。1 月 23 日以来,已组织各大药企向市场供应口罩 1409.9 万只。

结合近期返工潮和企业复工加快,社会民用口罩需求量大增的情况,市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组决定自 2 月 22 日起实行网上预约抽签送口罩,每人每天可以免费领取 5 个口罩,每两天总额提供 20 万个,逐步满足市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自 2 月 26 日起,将全市通过"摇号抽签 + 免费配送"方式,每两天向在深市民免费发放 20 万只口罩,扩大为每天免费发放 20 万只口罩,后续将视情况逐步增加。

同时,福田、宝安等区也采取抽签方式加大辖区企业、市民的口罩供应力度。广泛动员全市各大连锁药店及单体药店、网购平台、大型商超加大供应口罩、洗手液、消毒液、酒精。对于免洗洗手液、75 度酒精、84 消毒液等消毒用品市场供应充足,引导市民自行采购。此外,组织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口罩违法行为,做好防控物资价格专项检查,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李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