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垃圾清洁工朱晓文:战疫背后的“终极守关人”

读特记者 侯洁(实习) 沈静愉/文 莫荣宝 潘康/视频 黄敏/通讯员
2021-07-13 17:42
摘要

致敬医疗垃圾清洁工,为战疫无名英雄献上最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每天和核酸检测使用过的棉签、医护人员换下的口罩、病人用过的输液器、手术后废弃的纱布等医疗垃圾打交道;每天负责处理、运送全院的医疗垃圾;半人高的垃圾桶一天要来回运送十几趟......同样是穿着厚重的白色防护服,他们却不是医生和护士。但他们的工作一点不比冲在一线的防疫人员轻松,他们是医护人员最坚实的后备力量——医疗垃圾清洁工。



他的双手被汗水泡得肿胀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垃圾清洁工朱晓文的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却不简单。医疗垃圾清洁工作从早上6点开始,先要收集各个楼层的医疗垃圾入桶消杀,再运回到垃圾站点按照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五大类医疗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和二次消毒,最后交接给转运车。医疗垃圾中含有的各类致病性微生物和放射性有害物质,让朱晓文无时不刻都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疫情期间,朱晓文每天除了换岗休息时间,都需要穿着防护服工作:“工作流程必须得按院感规定来,培训也经常说的,让我们安全为上。”他每日累积单人处理的垃圾总量近500公斤,朱晓文表示道:“一趟下来半个多小时,一天十几趟,习惯了觉得挺充实的。”


67个科室,每一步流程后紧跟的消杀和个人防护工作,让朱晓文每天的节奏风风火火的,“就尽量不去喝水,疫情的时候更忙碌,那时候叫接力战,一个休息另一个人马上就得跟上。”


穿着防护服工作,朱晓文吃饭都变成了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每脱掉一个配件都要进行一次消毒。鞋套、眼镜、口罩、帽子,罩衣,手套......脱完早已大汗淋漓,简单冲凉之后才能开始吃饭。


“这个职业其实算不上伟大,是很平凡的工作”


医疗垃圾清洁工和医护人员,就像绿叶衬红花,少了谁都不行。作为医护人员的后备力量,医疗垃圾清洁工更需要慎重的做好每一步流程,才能让前线人员放心。“我这个职业其实算不上伟大,是很平凡的工作,但平凡之中见精神嘛。”提起对自己工作的认知,朱晓文疲惫的面庞上漾起笑容。


从一开始面对病毒不知所措,到现在常态化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朱晓文表示只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战胜困难是必然的。


细节决定成败,汗水换来成果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状态。”这是朱晓文熟念于心的句子,他对工作的看法简单清晰:“我觉得事总要有人干,既然干了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好。”


提起家人,朱晓文笑了起来。他很开心家人对这份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认为只要细节和态度做到位,就不会惧怕危险,“我也不会说很高大上的话,但只要国家有需要,我就上。”


一步一个脚印,用心对待每一步,人们无数个放心入睡的夜晚,都是用汗水和防护服上无声的加油二字所换来的。致敬医疗垃圾清洁工,为战疫无名英雄献上最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见习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陈建中 刘思敏 徐雅乔

(作者:读特记者 侯洁(实习) 沈静愉/文 莫荣宝 潘康/视频 黄敏/通讯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