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信人:深圳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警、重症医学主管护师 何方
■写信人:何方女儿 彭靖程(在校大学生)
妈妈:
不知道看到这封信时,你是准备卸下防护、享受换班短暂的闲暇,还是正准备进入病房、照看病患 …… 无论是凌晨还是中午,好像不管在什么时候收到你的消息,你总在战斗与下一次战斗的间隙。
▲何方(中)和女儿彭靖程(左一)及丈夫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你是他们的"何妈",是工作中让人安心的存在,是让人感到轻松的前辈,也是媒体报道里英雄一样无畏的冲锋者。然而,在我的印象中,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母亲,会纠结孩子的教育,会嫌弃我放假在家无所事事的生活,也会埋怨我总喜欢在排满长队的饮料店前浪费时间。平凡、伟大,听起来矛盾的两面却组成了众人眼中一个完整的你——一个在生活面前永远开朗,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你。
记忆中的你,字典里好像从没"疲惫"字样。从我记事起就知道,你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外公外婆都曾经是部队的军医,你便女承父业,在军护的岗位上坚守了几十年。我还记得 2010 年玉树地震,当任务传到家里时,我还在吵着让你给我办生日会,而你已经收拾好背包,连夜奔赴到抗震救灾的现场。今天想起来,我才发现原来这样的离别也不算突然。因为从那时我就知道,在母亲这个身份之外,你还有一个崇高的使命——守护国家。
出征荆州的那天,我没去现场送你:一是你觉得现场人多,我没必要去添乱;二是告别太难,我好像还不足以坚强到能笑着面对。你发给了我电视上的节目,但我一直拖到第二天凌晨才敢一个人打开,好像只要提前点开了,记忆就会突然倒流回九岁那年分别的家门口,哭着看你的背影离开。
身边的很多朋友都看到了那天媒体对你的采访,纷纷打电话问我情况。从初中班主任到高中同学的家长,还有大学的室友,接连不断地问候,好像一夜之间,我也成为了"英雄",至少能够在你没法一一回复的时间里,微笑着替你安慰担心的大家。
妈妈,这几天,你们单位过来慰问的叔叔阿姨,还有你和我爸的战友、同学送来了不少吃的喝的。大家都替你的使命骄傲,我也能好好地照顾自己,就像你说的,前往荆州只是去上一次普通的班,和我去广州上学一样,我们都可以普通地面对。
你在电视上说,自己的女儿已经十八岁,是大孩子了。我没告诉过你,对比成为能自己照顾自己的大孩子,我更希望能成为让你安心的存在。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
在这里说"此致敬礼"好像有些空泛,好像怎样端正的语言,都敌不过你当时写下请战书时的决心。吉祥的话太多,我只相信你会和所有人一样,平安归来。
等你回家。
女儿:彭靖程
2020 年 2 月 23 日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