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黄了、高粱红了、茄子紫了……近段时间,在西丽生态公园,生态种植园里的粮食蔬菜相继成熟,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参观。“妈妈快看,这是水稻,原来平时吃的米饭是这样长出来的。”6岁的吴瑞祥一边开心地呼喊妈妈,一边欢快地围着稻田跑,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见水稻。
西丽生态公园内这片面积逾3亩的生态种植区已经成了孩子们亲近自然、快乐学习的好地方,在这里,不仅可以零距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还能感受生命律动,聆听花开声音。
“除了水稻,我们还种植了高粱、茄子、香蕉、南瓜、芝麻、红豆、小米等15种农作物,目前均长势良好。”农艺师卢德英精心呵护这些农作物生长,从选种、育种、播种到施肥,都事无巨细。“这块地约2500平方米,由9块梯田和1块水稻田组成。原来土壤贫瘠,我们经过深翻土壤、重施有机肥改良土质,3月中旬种下第一茬农作物。随着季节来临,都相继成熟。小米已经采收完毕,现在在收割水稻,将做成标本展出,供孩子们学习。” 卢德英说。
为了让生活在城市的少年儿童实地观察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更多生态科普知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南山区妇联、南山区城管局、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等部门通力合作,发挥所长,在西丽生态公园内打造这块儿童农作物科普种植体验基地,丰富孩子们课外知识,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培养少年儿童生态环保意识,助推生态城区建设。
“我们以自然课堂的形式,通过知识科普和农耕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朋友特别是孩子们提供亲近自然、认识五谷、体验耕作的机会和场地。同时,帮助孩子们直观生动认识粮食蔬菜,了解生长周期及耕作的辛苦,从小树立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意识,真切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西丽生态公园讲解员付敏说,种植3个多月来,吸引了许多市民自发前来,也多次接待了来自全市范围内的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进行现场学习。
紧挨着生态种植区,南山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儿童游乐场也分布在西丽生态公园内,点珠成串,自然田园与都市空间完美融合,成为了一条儿童友好游学路径。
(原标题《城市里的田园!西丽生态公园成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