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皮萨里德斯:中国应聚焦提升农业技术

记者 闻坤 文/图
2016-11-17 16:42
摘要

“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成为世界上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

870962764973032953

“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成为世界上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在17日的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上,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从学术的角度分析创新和科技的重要性,聚焦高新产业和产业创新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中国对制造业和高科技的生产投资越来越多,这些行业在近几年的投资也不断上升。在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中,国家采取一些改革和刺激经济的措施,就能够让人们从农业转到工业,随着外国的投资进入中国,这样能够进一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由于边济递减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会逐渐放慢。

“中国的投资大多数在房地产行业,这样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式。”他提到,中国需要从投资驱动转成国内消费,把中国投资占GDP比重维持在20%左右,中国和欧洲相比增长效率是比较低的。他希望在本届高交会上能更看到更多关于农业生产率效率提升的新科技,而并不是云计算等高大上的科技。美国农业已达到大规模机械化的水平,雇佣农民的数量非常低,中国仍然有很多人口在农村劳作,因此需要聚焦于农业技术的提升。

165869306048738110

聚焦于中国制造2025,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讲到,我们的目标是在2025年,中国能够达到德国和日本早期工业化制造的水准,但目前相关投入还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比如高等教育对工业制造非常重要,美国在此方面的投入比例比较高。比如斯坦福这样的大学,包括日本的大学能够为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提供很好的智力支持,但是中国在这方面投入比较低。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方面,韩国和以色列很高,随后是日本、芬兰、瑞典等国家,而中国的研发投入只有日本的一半。中国制造2025就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以及直接吸引外资,外商直接投资是重要的渠道,而且能给中国企业带来新技术。

“评估显示,目前中国制造的状况对生产力来说是很大的利好消息。”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新技术的世界领导,那就需要有一个更好的助推力,包括国企的改革和新技术溢出到高科技产业,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