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畅顺,是身体机能永葆活力的关键。在连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保证深圳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深圳银行业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早早进入复工状态,为满足市民金融需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帮助企业复工纾困提供资金“血液”。在疫情仍然严峻的情况下,银行“窗口迎客”的传统模式,也在悄然向线上化、数字化转型。
银行业线上线下复工忙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在周边居民眼中是“日不落”的银行网点,这里长期以来基本全年无休提供对外服务,今年也不例外。
“但今年的情形让人揪心,营业部周边多个小区都发现了疫情,员工和顾客的安全如何保障?”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人流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值班暴露的风险更大。
但分行营业部没有一个员工退缩,绝大部分员工都提前赶回了深圳,到岗待命。这个春节,部门领导、对私对公柜台、大堂、理财、保管箱、零售客户经理、对公客户经理,营业部所有的基础岗位,“一个都没有少”。
为了保障员工、客户的安全,分行营业部积极主动应对谋划。营业部柜台经理从家中带来了消杀物资,每日对营业场所消毒;未等大厦管理处安排,营业部先行执行了客户体温检测、带口罩方可进入、等待区隔离等防护措施,让每一位来窗口办业务的客户都能来得放心,办得安心。
为了争取时间,分行营业部员工们提前两个小时到岗领取臭氧机器开始消杀工作;中午,因为客户众多错过了饭点,工作人员一点半才随便扒了两口午饭;晚上,为保证同业业务顺利开展更是加班加点,部分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才离行。
这还只是深圳银行业面对疫情科学防范、开业复工的一个单镜头。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银行网点陆续开门迎客,而且为员工安心生产、顾客安心上门提供了充足的防疫保障。
疫情当前,传统银行仍需“窗口迎客”,这样的运行模式也让先行先试的深圳银行业开始沉思。
“这次突发的疫情,让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我行过去三年实施科技引领战略的重要性。不论是服务零售客户的口袋银行,还是服务对公客户的口袋财务,以及我们的APP,还有AI客服、智慧风控、智慧财务,都在这个非常时期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推进线上化服务和数字化经营的决心和步伐。”在2月14日召开的平安银行2019年年报发布会上,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如是说。
实际上,重灾区的平安银行武汉分行就是通过远程办公和线上化服务,主要业务发展良好,零售的新资金流入、理财业务恢复率超过100%,对公存贷款和投行业务都比年初实现增长。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拓数字化业务,在深圳银行业已成大势所趋。平安、招商银行等多家机构全面强化手机APP、客户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金融服务,减少柜面业务办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工行深圳市分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联合互联网医疗机构推出抗击疫情线上医疗咨询平台,为市民提供24小时在线问诊和疫情实时动态查询服务。
金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华大基因冲锋在前,其在武汉开展的疫情检测工作任务繁重。”华大基因财务负责人王玉珏告诉记者,为获得对这一工作的金融支持,华大基因与民生银行达成合作,但根据银行流程,需要与华大基因董事长面签。
“董事长汪健正在武汉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法分身前来。”王玉珏回忆,在这关键时刻,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亲自参与协调,为银企融资开通“绿色通道”,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最终为华大基因提供3亿元低息贷款。
面对疫情防控,信贷业务需要急事急办。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家银行复工后积极行动,优先办理卫生防疫、医药制造与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信贷业务,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供给。
其中,国开行深圳分行向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首批应急贷款2亿元,专项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需药物的原材料采购;农发行深圳分行已支持6家企业开展疫情检测设备、防护用品、救治药物的生产采购,累计获批救灾应急类贷款7.9亿元,发放4.9亿资金;中信银行深圳分行累计为防疫物资生产和抗疫药品销售企业授信6.89亿元;工行深圳市分行为国内医用卫生材料龙头企业发放贷款5000万元,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深圳农商行主动对接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发布的首批34 家防疫类企业,为深圳华侨医院放款300万元采购医药、口罩等防护物资。
助力防疫企业发债融资,也是银行业资金“输血”的重要途径。2月13日,平安银行成功认购5000万元“20科伦(疫情防控债)MTN001”,驰援参与疫情抗击“战役”的上市公司四川科伦药业,助力其疫情防控药品生产和研发。
科伦药业是全国首批疫情防控债券发行公司之一,发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科伦药业偿还有息负债及补充与抗击疫情相关的流动资金。在得知信息后,平安银行资产管理事业部克服疫情管控带来的沟通、办公协同等诸多困难,信用研究、投资、交易、风险等各团队通力协助,一个工作日内即完成和执行了债券认购方案,最终成功完成5000万元疫情防控债认购。
在为防疫企业发债融资的过程中,深圳银行业还创下全国之最。中信银行深圳分行认购9000万元“20南山(疫情防控债)SCP001”,宁波银行深圳分行认购1.2亿元,该债券是国内首单疫情防控债券,资金主要用于援建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及各地隔离医院及医学观察用房的流动资金和湖北地区物流子公司防疫物资物流服务支出。
此外,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完成5亿元“疫情防控债”发行,支持深圳航空持续助力疫情防控,募集资金部分用于为抗击疫情而发生的运输救援物资、医务人员、免费办理退改票等运营支出。
加强中小企业金融纾困
疫情绵延,使我市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形势面临考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深圳人行向全市银行发布需要金融支持的疫情防控企业名单、要求对受疫情影响的客户不抽贷不断贷不停贷。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浙商银行深圳分行等多家银行通过信贷重组、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计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全力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微众银行针对武汉疫区受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出现的还款困难问题,计划在2020年6月前开展逾期客户救助,分类施策,降低企业还款压力。
各类地方金融机构也采取了针对性的中小企业援助措施,如深圳担保集团与各区政府建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合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圳高新投集团针对受疫情影响的科创型小微企业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和中长期融资担保支持;朗华融资租赁公司对制造业企业客户给予租金延期、免收罚息等优惠政策,对直接参与抗疫物资和民生物资配送的冷链物流企业给予延长融资期限的支持;深圳小额贷款行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酌情增加贷款额度、减免利息、办理展期延期,截至目前已为受影响企业办理展期13笔,展期金额13323.72万元;办理延期还款1013笔,合计金额6821.2万元。
2月18日,记者获悉在深圳人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推动下,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下称“深圳金服平台”)正式上线“战疫”专区,运用金融科技帮助解决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战疫”专区将及时发布金融支持政策,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政策和特色信贷产品,使得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人民币跨境流动也更显高效。深圳人行指导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提高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效率。仅2月上半月,深圳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409.7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进出口业务170.44亿元、直接投资业务15.67亿元、跨境融资业务5.58亿元,为企业跨境人民币资金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