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最好的博物馆 大鹏湾护鲸行动为培育海洋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思玮
2021-07-09 09:52
收录于专题:布氏鲸深圳游记

8日,是布氏鲸“小布”来到大鹏湾的第10天。说好的台风迟迟未见踪迹,沙鱼涌——官湖附近的海域上空云团密布,气势汹汹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小布”露出海面大口捕食的镜头越来越难捕捉,但大鹏新区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和相关科研团队的“保护”行动没有停止,根据连日来的观测情况,科研团队于7月6日发布了初步分析结果,这是国内首次报告野外大型鲸类潜水及捕食等行为数据,为今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培育海洋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爱它就请远离它”

连日来,大鹏新区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有序组织包括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团队进行观测工作,搭建了科研平台,集中力量为做好“小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并统一对外开展布氏鲸相关科普知识。

科研人员采用信标跟踪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研究工作。用特制的长杆慢慢地靠近“小布”,等待它出水的那一刻,把信标贴在其背上。大约2小时后信标会自动脱落,浮在海面上,科研人员再将其收集回来。这是国内首次成功为鲸类大型海洋生物贴附信标,并成功回收到信号。信标可记录到“小布”在水下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并收集声音,根据观测情况和数据分析,科研团队发布了初步分析结果,认为近期在深圳海域出没的布氏鲸“小布”有较为频繁的“鲸吞”捕食行为,潜水和呼吸行为总体没有观察到异常。

但当周边200米范围内有船舶活动时,“小布”的潜水时间延长,捕食频率降低,并伴随捕食行为持续时间减少。表明船舶活动对动物行为造成了负面影响,增加了动物的避船行为,进而降低了它的捕食精力。

大鹏新区发布倡议,呼吁广大市民及船员不要靠近,不要围观,不要投喂,严格限制“小布”出没海域的船舶和其他人类活动,且船舶离“小布”的距离尽可能控制在300米以上(300米以内船舶应停止);在300米以外船舶航速控制在5节以内。

探索常态化的鲸豚保护机制

深圳自然大使、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发起人,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执行秘书长马海鹏呼吁,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各大民间组织应争取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政策,包括论证在大鹏湾海域设立禁渔区的可行性,为创建海洋中心城市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当前如何推动鲸豚保护工作规划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成为关键。5日,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再次组织新区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召开会议,肯定了前期保护工作,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小结经验,确定形成常态化保护机制。

据了解,工作组将继续推行陆海统筹,多部门联动。目前,新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已对相关海域的海漂垃圾,全新区43条入海河流及海岸线进行清理,并加强日常保洁。同时,正研究推进岸基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收处工作,相关部门也前往码头、游艇会等单位进行生活污水整治宣传工作,从源头上切断未经治理污水排放入海的问题。

为配合辖区进行秩序维护和清洁治理工作,新区群团工作部已成立一支2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将于近期组织多场海岸线清洁活动,同时,还将组织一场保护鲸豚的儿童议事厅活动,尽最大可能发动力量,共同守护“大鹏蓝”。

目前,新区正在对鲸豚保护工作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并形成每日值班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持续全力守护“小布”在大鹏湾的活动。

推动生态保护产业有序发展

深圳“十四五”规划、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建设生态之城、美丽家园,体现海湾城市之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只是经济发展,还有就是公众与自然的亲近和互动程度。深圳正在建设自然博物馆、海洋博物馆,但大自然本身更是最好的博物馆。良好的自然环境也是公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一个来源。这次鲸鱼来访如此受关注,就证明了这一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所执行所长翟生强认为,保护和发展不是对立的,海洋保护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鲸鱼、白海豚、黑脸琵鹭、红树林等物种保护,可以率先推动形成高品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同时先进的监测设备、监测技术研发,在国际海洋保护是通用的,这就构成了庞大生态保护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翟生强特别提到,这次护“鲸”行动作为一个应急生态事件,可以作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平台的重要契机,以深圳为基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合作。

(原标题《大自然是最好的博物馆 大鹏湾护鲸行动为培育海洋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编辑 (冻结)董雯静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冻结)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