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让深圳这所学校师生仰望天空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吴德群
2021-07-08 08:58

“我想种一个月亮,孤单的时候,它会陪我说说话。”

“我的梦想,是爬上屋檐,爬上山坡,爬到月亮的背后,抚摸她可爱的肌肤,躺在她弯弯的背上。”

多么善良的月亮,如棉花糖一样甜而柔软的月亮。

这些诗句,没有“把酒问青天”的苍凉,没有“低头思故乡”的凄苦,没有“对影成三人”的五味杂陈,有的是童真、纯净、洁白,和海天一色的磅礴想象,以及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

这些诗句,来自一群青葱少年,坐落在大鹏湾畔的深圳亚迪学校的小学生。

这些诗句,是亚迪学校小学开展主题跨学科课程思政——树德立人的创新型教育实践的诗文掠影。

深圳亚迪学校校长高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2020年起,亚迪学校开展历时一年的小学科学月球主题跨学科课程研发和教学,逾千名小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观察月相,已成为不少孩子的生活习惯。

课堂不仅传播知识,也传播美德。

亚迪学校大胆改革创新,力推课程思政,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是通过挖掘学科课程中的隐性的思政教育元素,如科学精神、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把这些元素变成课程资源,自然而然地融进学科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高青说。

谋定而后动。经过大量研讨,亚迪学校选择月球这一主题,贯穿小学科学课程1—6年级,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2020年5月起,该学校以“月球”为主题,在小学各年级依据科学学科课程目标,开展结合语文、数学、科学、信息、美术、音乐和英语等多个学科的跨学科主题教学。

“我们组织学生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以及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意识。”高青告诉记者,学生和家长一起精心观察,一二年级学生能够描述月相的变化,三四年级学生可以说出变化的规律,五六年级学生分析找到月相变化的成因。

各学科协同。在观察月相过程中,孩子们应用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嫦娥探月工程、月球科普、游戏闯关答题等内容,进行编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记者看到,该校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图文并茂,惟妙惟肖。

“月亮的传说,活在手抄报里。孩子们通过手抄报把月亮的故事来续写,把科学知识来巩固。看到了孩子们被课程点燃的梦想;看到孩子们满满的探索欲;满满的对月,对太空,对宇宙的渴望。我们的月亮主题课程就成功了。”亚迪学校语文学科指导老师顾启淋难掩激动之情地说。

高青表示,回顾月球主题跨学科教学实践一年以来的经历,他们收获很多:孩子在持之以恒的月相观察中快乐学习,在文学创作、编程、戏剧、设计和工程多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惊喜的创造力;老师在课程研发中的团结协作,他们在“做中学”中不断地提升教学理论和实践,这种持续的、大强度的、边做边学的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月相,其乐融融,他们通过亲子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改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鹏新区教育卫生健康局的支持下,大鹏新区各个小学积极参与月亮主题跨学科教学活动。大鹏二小、南澳中心小学、溪涌小学、葵涌中心小学、大鹏中心小学、星宇学校、葵涌二小等七所学校共创作208件学生作品,其中类别有科幻文学、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手工作品如书签和扇子等。同时,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积极协助学校科学教育改革,支持亚迪学校月球主题跨学科教学展演活动作为新区2021年科普节开幕式的启动活动。

曾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在美国德州理工大学修读全球STEM教育研究的高青特别提到,立足深圳这座年轻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基于融合理念的STEM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深圳有很多创新企业、前沿技术、科学家、研究员,这给STEM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相互联动,构健富有活力的深圳STEM教育生态环境,推动STEM教育高水平发展,从而撬动中小学课程改革,增强中小学生创新能力。

海上生明月。目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大鹏新区是海洋中心城市的集中承载区,亚迪学校将继续推进跨学科教学改革,下一年度的主题,直指海洋。

高青充满期待地说:“在通向自然教育和海洋教育的路上,我们将一次次地再出发。”

(原标题《月亮,让深圳这所学校师生仰望天空》)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吴德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