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日记 | 戎晓函:走,一起重启武汉

戎晓函
2020-02-13 09:09
摘要

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微风拂面,春暖花开,我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给亲人、朋友们一个大大的拥抱,给鲜红的党旗一个标准的敬礼。

从毕业时老师为我授帽,成为一名护士时,我就觉得自己会一直做一名小护士。没有想到,入行第十个年头,竟然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当得知医院将选派护理人员赴湖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其实,心里很担心父母不同意。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爸妈的宠溺伴随着我的成长。当我“通知”爸妈时,他们虽然很担心,却还是同意了。爸爸说,我既然做这行,就要有担当,既然是一名党员,就要冲在前面,担起党员的责任。妈妈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天要报平安。当年想要报名支援雅安,哥哥是家中唯一支持我的人。他说,现在你长大了,可以自己做决定,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报名后,我就开始打包行囊。作为一个南方长大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异地的冬天,更何况是一个疫情肆虐的冬天。我准备了自己最厚的衣裤。行囊中有简单的生活物品,有护理部为我们准备的食物、医院紧急调配“挤”出的防护物资,还有院长特制“护身符”——“只要有需要,医院就是你们最强的后盾”。同时,医院还慰问了我们的家属,让我们可以无需担心家人,放心地去完成支援任务。

每日关注疫情发展,在报道中看着同行们在前线紧张地工作着,我这个10年工作经验的ICU“老”兵,11年党龄的年轻“老”党员,真的非常希望自己能早日去湖北支援。因为,多一个护士,就能照顾多几个患者;多一个护士,就多一个战友能得到休息;多一个护士,患者们就能多一份希望。我们不是伟大,我们只是看到了患者的痛苦与医疗同行们的艰辛!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分担,与他们并肩作战!

2月9日,终于要出发了。爸妈想要送我到集合地,我拒绝了。我担心父母会哭,也担心自己会哭。哥哥将我送到医院后,我就让他回去了。院长,书记,护理部主任等亲自送我们出征。他们口中说的最多的还是那句:一定要做好防护,平安回来。放心,我们是深圳市中医院的兵,绝对不负众望,必将全力以赴,也必将安全归队。

到达武汉后,经过紧张的培训,我们即将进入方舱医院开展工作。我将会穿着防护服护理确诊患者们。全新的医院、陌生的环境、未知的困难……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一想到我们身处在广东省医疗队这个大团队中,百名兄弟姐妹并肩作战,内心不禁燃起强烈的战斗激情。

华灯初上,素称“九省通衢”的武汉本应繁华喧闹,现在却如此寂静,仿佛整座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真希望我们的勇气、智慧和努力可以战胜艰难险阻,拨动开关,重启武汉的繁华与活力。

我虽然微不足道,宛如一阵微风。但是,阵阵微风却能掀起一场飓风,吹散遮盖在大家头顶的那片乌云,让阳光洒满大地,让人们可以摘掉口罩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微风拂面,春暖花开,我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给亲人、朋友们一个大大的拥抱,给鲜红的党旗一个标准的敬礼。

深圳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深圳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戎晓函

2020年2月12日

编辑 郑蔚珩

(作者:戎晓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