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医生黄镜清,虽然58岁了,但疫情来时,也像个小伙子一样往一线冲。从大年初二到现在,一天也没有歇过。
“我是部队转业的军医,疫情就是命令,疫情一线就是战场,需要我的时候我就要上。”收到去市级医学观察点开展工作的任务,黄镜清斗志昂扬。他说,在部队服役20多年,退伍却不能褪色。
黄镜清等医护人员工作照
在医学观察点,黄镜清主要负责疑似病例的采样、体检和心理疏导。“咽拭子采样需要患者张大嘴巴,在喉咙处采集分泌物,采样时可能会引起患者恶心反呕,飞沫也就容易喷出来,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是很大的。”黄镜清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风险,就怕把病毒带给家里人,所以最近自己租了个地方单独住。“一回到出租屋就特别想念家里的小外孙。”他说。
采样时,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穿上防护服的黄镜清基本不喝水,也不上厕所,经常一忙就是三四个小时,橡胶手套戴久了,里面都是汗,双手泡到发白。“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团队里有刚从学校毕业的、也有小孩才几个月大的医护人员,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黄镜清说,经团队采样的疑似病例中,陆续有被确诊的消息传来,团队没有一个人被吓跑,黄镜清也更加感受到作为退役军医的责任之重。
记者了解到,龙岗区四院的一线抗疫人员中,还有很多退役军人的身影:鉴别疑似病例真伪的急诊医生科周新平,吃住都在医学观察点的五官科医生王孝忠、护士曾艳华,转运病人及标本的院前司机王文义,24小时值守为一线医务人员送上热腾腾饭菜的后勤科室黄细能、龙明顺......他们将岗位当作战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编辑 邹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