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新时代深圳“应急先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2021-07-01 15:34
收录于专题: 应急城事

核心提示

应急管理工作肩负着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基础保障。近年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动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新发展,着力建设“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过硬党员干部队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应急管理事业新格局。

深圳森林消防队伍逆行而上扑救山火。

对党忠诚 冲锋在前勇当抗疫“尖兵”

始终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打造忠诚担当可靠的应急管理队伍,是推动应急工作向前发展的根本保障。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理念深入人心,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严明守纪的“应急先锋”队伍,冲锋在守护城市安全的第一线,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制定并印发了专题学习实施方案,从局党委、局机关党委、党支部三个层级,细化提出了全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21项具体任务。通过局党委第一议题、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关党委会议和各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等方式,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党支部累计开展集中学习60次,党员干部自学党史学习指定书目439篇。该局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调研,充分征集市局各党支部、区应急管理局、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多种形式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再责任到人,跟进落实。

关键时刻,党的队伍,冲得上去。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战中,市应急管理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统筹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优势,勇当“尖兵”,牵头构建全市疫情联防联控战线,有力协调调度各方力量;发挥常态化准备的队伍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风险,做好境外输入防控。尤其今年“5·21”疫情发生后,该局统筹公安、卫健等部门,根据新一波病毒特性和风险,科学划定重点人员排查范围和隔离管控区域,优化完善排查工作机制,督促各区排查工作顺利推进;强化溯源调查,协调机场等各相关部门,加快重点人群血清抗体的采样与检测进度;全面强化港口防控力度,坚持“人物同防”,严控举办大型活动,提升哨点监测预警能力、时刻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准备;组织各方加快构建并应用疫情防控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将症状监测与社区管理、闭环转运等后续处置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为全市取得的抗疫成果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深圳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到处可以看到“应急先锋”冲锋在前、守卫人民的动人身影。从2020年春节疫情初起,由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的市疫情防控境外输入工作专班人员安置组,就驻守在抗疫最前线,负责统筹开展经我市口岸入境人员接转分流各项工作,将经机场口岸、深圳湾口岸入境的旅客,按照全闭环管理的要求,分流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保证境外人员从“口岸门”安全抵达“酒店门”,50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国门;各区应急管理局全力参与疫情防控、隔离酒店管理、境外人员转运、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发挥应急力量。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共有5家单位、9名干部被评为省、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应急管理人员驻守深圳抗疫第一线。

坚守使命 人民至上为城市安全“站岗放哨”

公共安全是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强调要把维护安全发展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放在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中来落实。

夯实城市安全基底,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措并举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了集中攻坚事故高发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市安委会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计划”,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全面安全整治;针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高发的形势,该局围绕“人、车、路、企、救”等突出风险,持续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推进“两客一危一重货”重点车辆智能监控预警和隐患“清零”等举措,守护群众出行,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2019年下降37.5%;为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有效从源头遏制防范重大风险,市应急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的安全生产重点问题。该局还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将安全监管力量充实到一线,全市超过2000人的专职安全员队伍坚守在922个社区网格中,为城市安全站岗放哨,有效解决了城市突出风险隐患。“十三五”期间,我市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累计下降32.99%,是1990年以来首个重特大事故为零的五年规划期。2019年、2020年,我市道路交通、工矿商贸和火灾等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实现“三下降”,安全发展形势平稳向好,为市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安全和谐的环境。

深圳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城市,每年汛期、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安全。每当自然灾害来临之际,深圳的三防队伍总是冲在风雨的最前方,为群众挡风遮雨,守护平安。2020年以来,我市成功抵御了6场台风、28场强降雨,成功应对10年来最强“龙舟水”、“跨年寒潮”、持续最长时间森林高火险期、1963年以来最大旱情等,实现“零人员”因灾伤亡。其中2020年6月8日-10日,我市迎来10年最强“龙舟水”,3天内最大累计雨量全省第一,市三防办(市应急局)牵头协调统筹气象、海洋、水务、城管、交警等各部门,第一时间预警预报、第一时间排查隐患、第一时间排除险情,成功应对十年一遇的强降雨,全市未出现一起重大灾情和因灾人员伤亡。

守护城市青山绿水,深圳同样有一支不畏艰险、逆行而上的“护林铁军”。近年来,深圳全面强化“一专多能”的森林消防专业化队伍建设,经过市、区森防办的强力推进,已实现了队伍建设“三到位”,即人员到位、培训到位、装备物资到位。目前,全市拥有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2支,共551人;街道办、森林郊野公园等半专业队伍和护林员队伍人数超过1500人,充分发挥扑火员、巡查员、督查员、宣传员等“四员”作用,全力担负起守护森林安全的使命任务。通过党建引领政治理论武装、长期不懈的实战培训和演练,练就了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专业队伍。2019年12月5日,佛山高明突发严重山火,市森林消防专业大队30名队员星夜驰援,5天4夜连续征战火场,以专业的技能、过硬的作风,圆满完成扑火任务,被省应急管理厅前线指挥部称为:“最能打攻坚战的队伍!”,此外,在2020年“10·23”汕头南澳火灾、“11·13”肇庆端州火灾、2021年“1·29”梅州五华火灾中,根据省森防指的指令,我市森林消防队伍也快速跨区域增援火场,圆满完成扑火任务。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以丰富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竭诚为民 “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今年上半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三防办(市应急局)牵头,迅速启动深汕特别合作区居民生活保供水应急措施,无论多困难都要确保群众有水喝,有水用。从5月19日起,带着党和政府深切关怀的一台台送水车开进了小漠镇、赤石镇、鲘门镇,长途奔驰只为给深汕片区群众及时送上生活用水。干旱必然带来农业损失,为了帮助群众渡过难关,市三防办(市应急局)牵头开展了农业抗旱保供水行动,排查摸底需要修复的水毁工程,对涉及到重点的、已种植的农田灌溉的水毁工程先行修复,并做好相关措施,节约水资源;购买抽排水设备,就近抽排河流水,保养殖户;协助农民加强与农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在其指导下改种抗旱作物。有效的帮扶措施,让群众走出了困境。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深圳市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65个,创建覆盖面全省第一。今年3月,深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各相关单位启动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计划三年实现全市“综合减灾社区”100%全覆盖,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台风天来临,小区响起广播,应急大喇叭滚动播报天气预警,宣传栏上的社区风险地图将危险点标得明明白白,社区人员上门通知……综合减灾社区创建,让社区更安全、更宜居,居民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应急状态下,供群众紧急疏散安置、减低灾害风险的安全场所,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市应急管理局大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159处,其中室内应急避难场所663处、室外应急避难场所496处。场所以中小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绿地、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为主,分布在全市74个街道辖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21万余人,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625万余人,让这些场所成为老百姓身边的“生命庇护站”。

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城市安全发展的基石。市应急管理局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依托移动互联网、两微一网一抖等渠道构建融媒体平台,着力打造面向全国可推广“学习强安”APP平台,以及“城市安全哨”、“读特·应急频道”、“网易应急360”、“应急侠”等一系列安全应急宣传品牌,有力传播安全理念和安全防范知识,促进形成“人人讲安全”的城市安全氛围。据了解,“学习强安”平台注册用户超过360万,服务超14万家企业,线上学习总人次超7000万次,日渐成为全国知名的专业、权威安全知识公益服务平台。该局还厚植安全法治文化,打造市民身边的安全教育专业课堂,将全市30家各具特色的安全教育场馆建到市民群众家门口,平均每年参观培训学习人数超150万人次。

市应急管理局还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一对一”挂点联系工作有机结合,把安全理念贯穿始终,在基层开展安全体检等特色项目,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的安全问题。为挂点街道新桥街道开展全面的安全“体检”,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组成五个安全专家“体检”组,分赴社区130家企业开展安全“体检”,帮助查找安全隐患1082个,督促相关人员压实安全责任;开展5场共600余人次的安全专项培训,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安全治理基础,切实增强了企业和群众安全意识等等,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欢迎。

改革创新 服务“双区建设”展现应急担当

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建引领各项发展的体制机制,抓住当前“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历史机遇,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改革创新,先行示范,是历史赋予深圳的使命,同样也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

超大型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对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应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标国际先进,勇当探路者,市应急管理局制定出台了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 5 年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出了 8 个方面,117 项措施,包括源头治理、风险管控、责任体系、科技支撑、社会共治、法治体系、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的组织体系和能力建设,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为双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市应急管理局牵头构建起应急管理部门统筹调度、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支撑的全市大应急协同机制,努力实现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一盘棋”,在今年“5·18”赛格大厦振动、“5·22”罗湖火车站盾构隧道塌腔等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经受住了实战检验。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开发的“学习强安”手机APP,让企业、群众能方便地进行安全培训,学习安全知识。

以科技力、创新力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是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创新发展之路,市应急管理局勇当先锋,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的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智慧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该局全面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务实推动“一库四中心”信息化建设,让城市安全治理更精细、更智能、更智慧。应急管理大数据库,融汇15个重点行业领域信息数据,打造城市安全数字生态;监测预警中心,实现城市运行全时空、全要素、全过程风险隐患实时感知、动态监测;宣传教育中心,以“学习强安”APP为主要载体,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一站式的宣传教育、培训考核平台;应急指挥中心,实施实体化运作、全天候运行机制,支撑实现灾害事故高效化、一体化、扁平化应对;执法调度指挥中心,对安全生产执法进行全过程可视化监控、全数据精准化研判,推动执法质量提升和营商环境改善。

在探索超大型城市安全发展路径的道路上,深圳应急锐意进取、奋步向前,充分彰显“科创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都”底色,为中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供“深圳智慧”。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