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6月30日,“龙华医政服务站”在龙华区人民医院正式揭牌。这是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继在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龙华区中心医院成功上线“医政通”服务的基础上,与龙华区人民医院强强联手,运营启用“龙华医政服务站”。至此,“医政通”服务在辖区所有区直公立医院全面上线,实现辖区区直公立医院服务全覆盖。副区长陈建民,区政数局、区卫健局、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市社保局龙华分局、市医保局龙华分局、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龙华医政服务站”在龙华区人民医院揭牌,实现辖区区直公立医院服务全覆盖。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龙华医政服务站”的运营启用,是龙华区为喜迎建党百年精心打造的一份礼物,也让龙华的市民朋友们享受更多“放管服”改革的红利。
把服务窗口开在百姓心头
“医政通”,是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依托辖区公立医院打造的“医院—政务”一站式服务专区,以解决群众办事痛难点为导向,通过调研群众服务需求、整合政务服务及医疗服务资源、事项梳理、资料流转对接,将政务服务窗口下沉至区属区直公立医院,形成一体化集中便民办事“网格”。
众所周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各项社会福利、身份登记都需要一一办理,市民群众需要在社区、派出所、医保局、社保局等部门来回跑。虽然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逐步普及,网上办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依然有不少市民对不同职能部门网上业务流程并不熟悉,现实操作中“抓瞎”或者“多跑腿”等情形屡见不鲜。
而医院作为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公众场所之一,如果一些政务服务事项能够在医院“一站式”办理,就能让群众办事更省时、省力。
因此,聚焦企业、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区政数局与卫健、公安、社保、医保、街道办、医院等职能部门共同探索跨界融合新模式,率先打造了“医政合作”项目。去年12月,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开启“医政通”服务,在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公开亮相;在试点工作的成功摸索后,今年5月10日,“福城医政服务站”在龙华区中心医院启动运营,推动政务服务和医疗服务机制融合的再深化探索。30日,在龙华区人民医院运营启用的“龙华医政服务站”,标志着“医政通”服务升级至2.0版本,从原来的54项服务事项基础上升级至84项,实现“一门全办、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多网通办”。
“以前每次都要跑很多趟去不同的办事大厅办理业务,现在来医院就诊的同时就能咨询和办理其他业务,真的是太方便了!”当天,一位年轻孕妈在龙华区人民医院“医政服务站”办完事项后,连连称赞道。
医政通从原来的54项服务事项基础上升级至84项,实现“一门全办、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多网通办”。
据了解,“医政通”服务上线后,将孕妈从怀孕到孩子6岁期间的相关政务需求“串珠成链”,形成生育周期事项。群众可直接在“医政”服务窗口完成孕前健康检查、生育登记、母婴建档、出生登记入户、金融社保卡办理、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核准预审核、深户非在园在校少儿参保登记等生育周期事项“一站通办”。
同时,根据医院场景特性,将医疗费用报销、医保家庭账户绑定、本市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事项下沉至“医政”服务窗口,群众只要在医院办事的同时就能顺带办理其他政务事项,实现最大化满足相应服务需求。
数据统计,截至六月底,“医政通”在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龙华区中心医院、龙华区人民医院上线以来,惠及孕产妇及其家庭9000余人。
聚焦“放管服”改革实现跨部门联动协作
近年来,龙华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政务改革,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让市场主体焕发活力、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医政通”服务的推行,则是龙华区瞄准群众需求痛点难点,通过“大数据”加持、跨界共融等方式,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有效率。
“之前群众办理不同的业务,可能要跑不同的部门、登录不同的政务平台。”但在“医政通”服务窗口,群众办事可从之前的逐个‘找部门’,变为直接‘找政府’,由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向市民提供服务,手把手指导其网上办理事项。”
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华区推出“医政通”服务,打破了线上线下数据壁垒,深入整合政务服务、卫健部门和医院资源及力量,形成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就诊医院“医政通”服务窗口受理,多部门联动审批、结果便捷送达服务闭环。“这一惠民服务新模式,满足了居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也是提高龙华政务便民服务水平的又一重要举措,并且得到了省市区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为配合相关业务开展,区政数局在各大医院的“医政通”服务专窗配备了硬件设备,并派驻了政务骨干窗口工作人员。既方便了市民就近办理业务,又可分流政务大厅窗口办理人员流量,大大减少服务对象办理时间,真正实现了市民、政府、医院的“多方共赢”。
目前,“医政通”服务窗口主要受理和咨询高频事项有生育登记、少儿参保登记(非在园在校少儿)、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核准预审核(生育保险报销)、医疗报销(住院报销)、医保家庭账户绑定、出生登记(入户)等,可一站式解决从生育到入户到社保办理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些政务服务事项,均是各业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后台,梳理并筛选出与群众生产生活最密切的重点领域和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同时,还编制形成了“医政通”服务办事指南,在医院、各级行政服务大厅等场所派发,并定期在医院开展医政业务宣讲,实现生育周期事项办理“一本通”。
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作为政务服务与数据支撑单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数据支撑,与民生靠得最紧、与群众贴得最近;尤其是政务服务窗口处在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第一线,最直接感受社会关切和了解群众需求。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这是很多百姓的期盼,如今在龙华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中得到了切实回应。
一是政务服务体系改革成效突显,无差别、高品质的政务服务已成为龙华的一张名片。首创区、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三级一体化”管理,“六统一”实现标准、规范、高质量的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市前茅。
二是减少人为干预、享受数字龙华带来的便利,网上办事体验不断优化。推动所有事项纳入市权责清单系统统一管理,除涉军涉密事项外,所有政务事项100%网上可办,超95%个人事项实现指尖办;无人工干预“秒批”业务量突破26万件,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大幅减材料、减时限、优流程,政务办事进入“快车道”。大力推动“数字龙华”,实现数据共享复用,推动554项事项2000余份材料免提交复印件;全部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压缩率超85%,许可事项即来即办率超80%,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
区政数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龙华医政服务站”运行后,将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梳理更多事项可在专窗办理,探索更多证照结果能在专窗领取,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持续强化“政务+医院”服务功能,打造政务服务特色品牌,最大限度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区政数局将以“医政通”服务实现在辖区公立医院全覆盖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把更多民生需求融入到智慧政务的场景建设中,让群众共享科技进步、城市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为龙华打造成为民生幸福标杆城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龙华区深化“政务+医院”惠民服务模式 “龙华医政服务站”在龙华区人民医院正式揭牌,“医政通”服务在辖区所有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