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积极打造“四个课堂” 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宪平 通讯员 廖键 林世海
2021-06-29 21:14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驻守深圳的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积极打造“四个课堂”主阵地,营造浓厚党史学习氛围,引导全体官兵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蹲点帮建助力“理论课堂”创新升级

“镰刀、锤头,简单普通的两种工具,组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徽……”近日,在支队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官兵们席地而坐,巨幅党旗下,蹲点干部陈敬杰正为战士们深情讲述党旗背后的故事。

从室内到室外,授课方式变了,授课质量却一点不“含糊”。在鲜红党旗的巨大冲击下,虽没有桌椅,官兵们却个个腰板挺直,全神贯注。

“只有大家想听爱听,才能把教育授课讲到官兵心坎上。”陈敬杰讲道,为了准备这堂课,他除了搜集大量资料,梳理脉络,更多的是精简总结,精心挑选授课场地,选择授课方式,力图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最有效的授课方式,使党课教育走心入脑,更好地让官兵消化吸收。

蹲点干部上党课,是该支队搞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的新举措。据了解,4月份以来,支队党委累计派出40余名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调研帮建,并鼓励大家以身践行,悟思想,办实事,以不同的方式,上同一堂课,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沉浸式课堂”助力“理论课堂”吸收内化

如何让“理论课堂”知识进一步触及灵魂、入脑入心,支队积极打造“沉浸式课堂”,聚力推动“情景还原+实景参观”新模式,促进学习党史与学习改革开放史相贯通,激发官兵党史学习热情。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与我们有着莫大渊源。”深圳市南山区的前海石公园内,一幕反映深圳发展历程的情景剧正在上演。支队党史宣讲小分队的演员们正通过情景剧的形式为战友们讲述40多年前那个“春天的故事”。

“将课堂放到深圳的前海石,就是想让我们的官兵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深圳从一无所有的滩涂之地到如今高楼耸立的发展变化,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也是进一步激发官兵学党史的热情和兴趣!”支队宣传科科长魏曦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支队还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同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史知识竞赛、红歌歌咏赛等配套活动。让官兵们现实感受改革伟力,熔铸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忠诚,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保持火热势头,不断走深走实。

“分享式课堂”助力“理论课堂”内化输出

百年党史,常读常新。如何让每名官兵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支队创新开设“学党史,践初心”“分享式课堂”,引导广大官兵进一步深思深学,有效实现党史知识从外在输入到内化输出的有效转换。

“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最近读的一本红色历史书籍,书名叫《苦难辉煌》,这本书里介绍很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内容,展现出当时苦难革命最真实的一面……”这是“分享式课堂”上,政治工作部马瑾干事同大家分享个人对所读书目理解感悟的一个片段。

讲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分享是最快的交流方式。分享会上,从领导干部到参谋干事助理,从行政干部到技术干部,人人皆踊跃上台分享。从台下到台上,从倾听到讲述,每人10分钟的时间,有对红色经典书籍的推荐,有谈个人读史心路历程的变化,更有对自身使命责任的感悟。一句句饱含真情的话语,蕴含的却是无数个日夜的思想结晶。

“实践式课堂”助力“理论课堂”成果转化

党员干部站高温哨,哨位送清凉,解决官兵子女入学问题,协助战士申请公积金贷款购房……前不久,支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官兵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赢得官兵一致好评。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支队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学党史、办实事、解难题、暖兵心”活动。

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兵心的实事,是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效的一项重要内容。支队党委倾听官兵呼声,收集到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公积金购房等10余项官兵“急难愁盼”问题,据此形成“解难清单”。依据问题清单,支队党委周密制订为基层办实事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督导落实,逐一挂账销号。

暖心措施落到实处,练兵热情愈加高涨。前不久,该支队特战中队中士赖勇强在保障部全程协办下,顺利获得军人住房公积金贷款30万元,在家乡赣州选购一套商品房,卸下个人“包袱”,此刻的他正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即将来临的军事比武,训练水平明显提高。

(原标题《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积极打造“四个课堂”  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编辑 (冻结)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王雯,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宪平 通讯员 廖键 林世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