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早刚买的排骨和青菜,你们还有其他需要吗?”
“口罩带过来了,在家也要注意防范”……
这样的对话,近日频频发生在全市多个街道、小区的工作人员与居家观察者之间。记者获悉,近日来,自疫情发生地返深的居民正自愿执行居家观察措施,为切实保障这些人员的日常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基层的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如成立居家服务工作组、开展“红小二送餐上门”,让他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居家服务工作组送货上门
“他们在家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如何给与他们帮助?”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街道在各个社区迅速成立了居家服务工作组,由社区工作人员为居家观察的居民提供生活物资送货上门服务,让他们能在家安稳度过观察期。
“有人专门负责记录需求,有人专门负责采购和送货,我们尽量在第一时间,满足居家观察人员的需求。”碧岭街道居家服务工作组人员介绍,社区还定期安排医护人员,上门为居家观察的居民测量体温,检查身体。此外,针对部分人员的焦虑心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微信与他们聊天,提供心理疏导,并及时传递最新的科学防疫知识,不断化解、融化他们内心的不安与烦躁,获得了诸多赞誉。
在坪山区马峦街道,则大力开展住宅物业小区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对辖区5个千户以上住宅物业小区的覆盖,同时探索实施“OAO”(Online And Offline,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建有小区党员先锋堡垒微信群5个,并通过党员广泛覆盖各小区业主群61个,通过线上征居民的诉求建议,由社区的党员和群众志愿者采取一对一的帮助,帮助居民足不出户解决各种问题,“OAO”成了辖区群众最信赖的工具。
党员亮明身份贴心服务
“各位居家观察的居民朋友,生活上有啥需求尽管在群里提,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您!”“今天身体状况无异常。”……这是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丽湖社区党委“楚友群”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互动的日常。
据了解,丽湖社区党委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关于社区联防联控工作要求,联合物业公司建立微信“楚友群”,并成立首个“楚友群”党支部,将需要进行居家观察的疫情发生地返深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社康医生等纳入“楚友群”,群内党员主动亮身份、挑重担,在街道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吉华街道已在下辖7个社区党委全面成立了微信“楚友群”,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全面贴心服务。
“大白菜5斤、鸡蛋两盒”。“丹参15克,桂枝9克”……在龙岗区坂田街道象角塘社区佳兆业中央广场,最近每天早上8点,都会出现一批统一着装的人,他们拎着一袋袋肉菜瓜果,挨家挨户送给小区内部分住户。“我们既是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也是部分业主的‘生活管家’,确保他们在居家观察期间生活无忧。”佳兆业中央广场物业负责人表示,在社区党委的号召下,物业管理公司组建起送菜小分队,每天为有需要的住户送菜上门。不论是几十斤的采购,还是几十克的需求,物业的工作人员都一一允诺,准时送到。送菜群里充满温馨的问候和深深的感谢。
“红小二”保障就餐需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光明社区党委通过“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多方协调”的指挥体系,大力发挥党员、“红小二”队伍的排头兵作用,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
据了解,为保障居家观察人员的日常需求,光明社区党委制定详细分工职责表,设立疫情排查、后勤保障、送餐上门、电话联络、数据台账五个关键职能小组,由党员、“红小二”、网格员、综合治理中队、义工分工协调合作。
“这3份送到和润家园,这10份是送到新地中央花园的……”这是光明社区送餐上门小组的分发现场。据悉,电话联络组每天至少两次向居家医学观察家庭拨打电话,详细询问配餐需求、代购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做好统计之后报到后勤小组,由后勤小组统一协调送餐组配送三餐和代购的生活用品。面对每天400多份分布在不同小区的送餐需求,送餐小组由11名“红小二”队员组成,分成5个分队统一送餐,目前共送餐1200余份,代购温度计29个,口罩50个,各类生活用品18次,有效保障了居民的就餐需求和生活需求。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