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论见 | “四力”+“四全”:正能量报道实现最佳效果 ——深圳“向停车礼让司机鞠躬”报道思考
2021-06-24 17:49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万晖   陈建中

融媒时代正能量报道要做出影响力,需要新闻工作者创造性地践行“四力”。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案例,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发掘“平凡小事”里的正能量,组织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报道,让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同时从社交媒体到主流媒体,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层层推进,传递主流价值观,从而掌握舆论场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关键词】“四力”  全媒体   正能量  

目前,对于正能量事件传播的研究主要聚焦五个方面 :一是公众层面对正能量事件进行社交媒体传播;二是新闻媒体对正能量事件进行报道并引导舆论;三是政府层面对先进典型事件通过媒体自上而下地推广;四是政府和媒体之间在危机公关、舆情处置方面的互动;五是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构建。对这五个方面单独开展的研究较多,而对如何发掘正能量事件、做好正能量报道,如何迅速从社交媒体“接驳”到主流媒体、从地方媒体扩大到中央媒体,以及协同合作层层推进、持续释放影响力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以“深圳两位小学生向停车礼让司机鞠躬致谢”报道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如何让正能量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分析其中的传播规律和技巧。

一、增强“四力”,从“小事”中发掘反映正能量的大新闻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也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

2021年3月初,“深圳两位小学生向停车礼让司机鞠躬致谢”的视频火遍微信朋友圈。视频中,两位小姑娘一边快速跑过斑马线,一边向司机“疯狂点头”致谢。这温馨的一幕被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经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报道后迅速成为爆款,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晶报等媒体趁热打铁、陆续跟进,推出深度报道及反响类报道。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等央媒平台编发、转载读特客户端相关视频报道,微博、今日头条、抖音、中国文明网等,也对此话题进行深度聚焦和传播,在线上线下掀起文明大讨论,传递满满正能量。

广东省新闻阅评、深圳市新闻阅评先后对该系列报道进行多次点评和表扬,称报道通过小切口讲述暖心故事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是一次成功的新闻报道实践。

(一)凭借“眼力”发现闪光点,凝聚“笔力”写出温暖故事

新闻事件每天都在发生,但不是每篇新闻报道都能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如何发掘身边的闪光点,将有新闻价值的“小故事”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反映主旋律、体现时代脉搏的正能量报道,是众多媒体共同面对的话题。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练就一双“慧眼”,提升对社情民意的细致观察、判断和辨别的能力,从普通事件中发现闪光点,发掘出体现时代脉搏的题材,才能讲出好故事、写出好报道。

此次报道缘起于3月5日傍晚,深圳车主杨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条视频。从其行车记录仪里截取的这段视频里,两名学生娃对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司机鞠躬致谢。这条看似平常的视频,被深圳特区报的一名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出于职业敏感,她及时与车主联系,了解相关细节。经过采访及连夜整理剪辑,3月6日一早,标题为《被疯狂点头可爱疯了!深圳车主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俩学生娃鞠躬致谢》的视频,在读特客户端首发。视频采用画面特写,并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对“瞬间”进行放大、定格等处理,随后深圳特区报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矩阵跟进推送。报道推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当天点击量登上抖音深圳本地上升热榜,在今日头条3月6日深圳热榜排第三。

好眼力不仅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用心、用情,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生产出触动群众内心、引起情感共鸣,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佳作,才能有较好的传播效果,真正提升媒体传播力、影响力。[3]

(二)开动“脚力”报道背后的故事,焕发“脑力”深度挖掘形成传播声势

脚力是“四力”之基,全媒体环境下,再先进的技术也不能代替新闻工作者走入现场、深入实际、核实事实、贴近群众。脑力是“四力”之根,储备丰富的知识,提前做好功课,是采访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从容应对的前提,激荡脑力、深度思考,才能延伸拓展写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作品。[4]

视频推送当天,深圳特区报记者通过网友反馈的信息,联系到这两个女孩所在的学校,采访校长和德育处主任,采写出稿件《龙岗学子斑马线上鞠躬致谢“车让人”刷爆朋友圈,找到他们了》,晶报APP推送报道《原来是龙岗娃!鞠躬致谢车主礼让行人的爆红视频主角找到了》,深圳新闻网推送《向停车礼让司机鞠躬的深圳女孩  她们的礼貌举止是怎样炼成的?》等报道。记者及时挖掘两名学生鞠躬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将话题拓展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领域,并延伸至城市文明创建成效,从细节反映城市温度,形成传播声势。

开动“脚力”,焕发“脑力”,才能在喧嚣的社交媒体上明辨是非,在复杂的现实世界揭露真相;才能发挥主导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将简单、表面的报道,升华为有深度的报道。通过多方印证和客观讲述回应百姓关切,才能更好地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正是记者在日常采写中练就的眼力、脑力、脚力和笔力,才得以及时发现、呈现和推送这一正能量报道,引发中央媒体和全国网友的共同关注。

二、发挥“四全”媒体优势,多渠道接力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媒体怎样快速适应“四全”传播,打破固有的新闻发布模式和思维,显得非常迫切。在这一正能量新闻的报道中,深圳报业集团运用融媒体传播方式,多媒体联动,实现新闻报道的最佳传播效果。

(一)应势而动,全媒体矩阵接续传播,让舆论热点迅速升温

在“向停车礼让司机鞠躬”报道的第二阶段,各平台协作打出“组合拳”。视频发布当天,报道同步在深圳特区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学习强国广东平台、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度、UC新闻、南方+、新浪等多平台推送,引发广大网友的好评和点赞。视频经新华社客户端转载后,阅读量在1小时内突破百万,引发全国网友热议,他们在互动评论区里留下数百条评论,纷纷点赞深圳司机和市民的文明素质。3月8日,深圳特区报官微及时推送报道《一小时点击量破百万!刷屏深圳人朋友圈的这对小姐妹,暖到了全国网友》。

此组报道既有客户端开设的专题聚焦,又有纸媒推出的系列报道和评论,还在官方网站上同步进行专题报道。从讲述礼让故事,到关注背后的原因,再到宣扬文明风尚,不断引导网络舆论热点,引发从新兴媒体到传统媒体、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的共同关注、同向发力,使这一事件的报道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再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在跟随客户端报道的同时,深圳特区报官方微博还设置了互动议题,将对报道的关注引向深层互动。

多频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即时、深度和创新报道,更加直观、立体地抵达受众,引发他们的心理共鸣和情感共振,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和成风化人的示范作用, 提高了主流媒体在正能量新闻报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循势而谋,展开联动提升传播效果

相关报道推出后,各媒体还与深圳交警联动,以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为载体,扩展相关采访报道。交警到龙岗区华城学校对两位学生“上门”表扬并送小礼物,以“文明懂礼,平安出行”及“知危险,会避险”为主题,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宣传教育课。相关报道《龙岗:鞠躬致谢“车让人”的俩姐妹获交警表彰!》《俩学生向礼让斑马线车辆鞠躬致谢,交警“上门”表扬》在读特客户端推送,同步推送深圳司机停车礼让相关素材的视频集合《车头前斑马线的风景》;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则及时推送报道《鞠躬致谢“车让人”的龙岗俩学生娃,被交警蜀黍授予“交通安全小卫士”称号》。

当前,信息的传播不再只是从媒体到受众的单一方向,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合作者、媒体用户等,均可成为事件的传播者,日常新闻报道借活动开展联动,记者深入基层采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有利于丰富新闻素材、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媒体着力强化与政府、企业等的联动,可以更好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联动不只是开展活动、报道新闻,还应注重报道的延伸和拓展,在充分联动中提升整体传播效果,营造同频共振的整体舆论氛围。[5]

(三)顺势而为,政务媒体接力,延伸动态报道链

温暖的正能量报道,吸引影响力较大的政务新媒体陆续跟进转载。3月10日,中国文明网深圳版块头条,转发深圳特区报稿件《小姐妹文明举动获交警进校表扬》;深圳市政府官方微信“深圳发布”3月9日—12日连续四天,先后转载深圳特区报稿件《一小时点击量破百万!刷屏深圳人朋友圈的这对小姐妹,暖到了全国网友》《深圳:有一种交通文明叫“双向礼让”》等稿件;“深圳教育”微信公众号转载深圳新闻网、读特客户端稿件《向停车礼让司机鞠躬的深圳小女孩  她们的礼貌举止是怎样炼成的?》,接力反映深圳用“先行示范”的魄力,将教育实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形成相互礼让、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这次报道经过深圳市多家政务平台推广,扩大了传播范围,延伸了报道链条,提升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四)因势利导,宣传主管部门助推将报道引向纵深

融媒时代,即时的、片段化的典型事件报道,无法形成正能量传播的声势,无法释放持久的影响力。3月11日,深圳市委宣传部召开进一步推动交通文明建设新闻策划会,借势发挥,推广交通文明,设置议题,策划大型、持续的新闻报道,引导正能量报道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弘扬向上向善的现代文明观念。

按照统一部署,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各媒体迅速行动,3月12日起,深圳特区报推出“交通文明‘点赞台’”系列报道,读特客户端开设专栏《深圳改革前沿·交通》,推出专题“深圳斑马线上的最美风景”,深圳商报开设《交通文明   相互礼让》专栏,深圳晚报开设专栏《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并配发评论,晶报刊发社论《交通文明累积着城市文明的高度》。各媒体通过颇具“深圳特色”的交通文明现象,解读深圳这座文明之城的深层内蕴,一周内共发布、转载有关交通文明宣传报道218篇,总阅读量逾4650万,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二次大规模传播效果明显。

宣传主管部门设置舆论议程助推正能量报道的传播,既有利于传递主流价值观,又有利于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引导市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这次宣传主管部门主动介入,助推和引导正能量报道向纵深发展,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的社会治理共治、共建、共享理念,充分发挥了媒体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三、发挥评论引领作用,升华主题,用小切口反映时代主旋律

融媒时代,民生新闻要增强感染力和穿透力,提高传播力,就要善于透过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由表及里深入挖掘事物潜藏的意义,将更深邃的思想、更重要的见解传递给受众。[6]

深圳报业集团媒体矩阵在突出新闻报道的同时,重视发挥评论的引领作用,连续推送《深圳小学生向礼让行为鞠躬致谢,纯真与文明令人感动》《在“双向礼让”中通过文明的路口》《交通文明累积着城市文明的高度》等多篇评论文章,系统阐释交通文明对一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随后的市民大讨论中引起广泛热议,得到高度认可。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奋斗,2019(06).

[2]习近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J].党建,2013(11).

[3]费莉娜.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助力融媒体做好宣传、讲好故事[J].新媒体瞭望,2021(1):76-77.

[4]黄良奇,韩丽蓉.增强“脚力”: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现实根基和有效路径[J].当代传播,2020(5):22-24.

[5]徐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与社会活动联动传播合力探析[J].传媒评论,2020(7):75-77.

[6]王际凯.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J].新闻前哨,2020(4):39-40.

作者万晖系深圳报业集团新闻业务管理部宣传报道策划专员   陈建中系深圳特区报新媒体运营部(读特编辑部)主任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李 诚  审核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