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线,愿守一方!公明核酸检测一线“守护者”全力护卫群众健康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通讯员 陈锦 彭翠玲 文/图
2021-06-23 23:00
摘要

连日来,为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在公明各核酸检测点,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分布在各个岗位上,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物资放回党群后就回去休息一下,明天8点球场集合……”6月21日凌晨5点半,身着红马甲的社区工作人员,终于迎来“下班”。连日来,为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在公明各核酸检测点,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分布在各个岗位上,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助力核酸检测的“红衣超人”

“大家不要急,手机上先准备好健康码,今天都会帮大家做核酸检测的。”身穿红马甲、佩戴红帽子的社区工作人员穿梭在繁忙的核酸检测点,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群众提供各种服务,白天黑夜,晴雨冷暖,有需要的地方就有“红衣超人”。他们不仅需要为居民群众做好引导、扫码、登记工作,还需要搬物资、架帐篷、装风扇、摆放指示牌,深夜检测结束还要清扫卫生、现场消毒、统计数据、做好汇报……来得最早,走得最迟是他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事儿。

面对行动不便、跟不上智能时代的老人家,社区工作者们考虑得很周全。他们手拿装有采集管、采样棉签、冰袋等检测工具的箱子,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居民楼,挨家挨户为行动不便者以及社区困境妇女儿童进行核酸采样,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6月22日凌晨1点,“红马甲”依旧坚守岗位,衣服帽子早已湿透,声音已经沙哑。当问及工作会不会太辛苦时,他们只是微笑着说:“医护人员这么辛苦,我们做点事情不算什么。”

守护核酸检测的“白衣天使”

广东的夏季,炎热与暴雨交替。在各社区核酸检测点,身穿密不透风的白色防护服、戴着防护镜和防护手套的医护人员,正快速有序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最近有没有打疫苗,有无做口腔手术?”在西田社区核酸检测点的采样台前,每当一个人坐下,来自深圳国科大医院东院区的郭医生,都会仔细询问。他担心如果有人做了切扁桃体手术,采集咽拭子时可能会出血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要格外细心。虽隔着防护服与面屏,来自国科大西院区的护士小姐姐依然是哄小孩的好手,遇上有小孩子嚎啕大哭,她们就扮着各式各样的鬼脸去哄,为了能更顺利完成采样,她们还会用棒棒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辛苦是肯定的,但很有意义,提高核酸检测速度就能减少市民等待时间!”一名医护人员说。

脱下防护服能倒出水,裤子上都是汗水风干后的盐渍......“白衣天使”们再次用湿透的衣衫、泡胀的双手、布满勒痕的脸庞,定格了这个时代最可爱的天使形象。

护航核酸检测的“蓝衣卫士”

在核酸检测点,有一道蓝色的靓丽风景线,他们是社区的网格员、警区民警以及城品队员。

“您好!陈先生,我是西田社区新村片区的网格员,请问您最近是否有前往疫情风险地区......”自5月29日以来,公明街道网格人员通过公安大数据全面开展专项人员核查工作,对辖区内所有前往或途经疫情风险地区人员信息进行逐一核查。对部分电话未能联系的人员,网格员采取多时段上门走访的方式,并想方设法与其取得联系,确保疫情排查工作精准到人。

“请有序排队,不要拥挤,正在排号的市民请带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即使及时做好引导和分流工作,但由于待检人数众多,检测点前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为避免群众负面情绪爆发,警区民警不断耐心安抚,维持现场秩序,即便手持“大声公”,但不少人依然喊哑了声音。民警们从早到晚几乎都是站着,面对这样的工作强度,他们依旧干得一身劲。

支援核酸检测点的各方力量

核酸检测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援,离不开大家火速集结的行动力和齐心抗疫的强大决心。深圳市统计局公务员志愿者、深圳退役军人、深圳义工、街道下沉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多支队伍闻令而动,火速支援核酸检测点,协助维持现场秩序、指引居民扫码登记等。同时,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也换来了社会各界的真心爱护。烈日下、风雨里,一幕幕暖心画面不断上演。

他们不是“大人物”,只是奔忙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平凡人”。他们全力护航,用细心、热心、贴心的服务,让核酸检测的群众更安心更暖心。致敬奋战抗疫一线的守护者,你们,是最美的风景线。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通讯员 陈锦 彭翠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