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的全国意义
​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梁晟铭
2021-06-23 15:42

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以下简称“集中监管仓”)对进口冻品实施统一外包装预防性消毒和抽样核酸检测,自2020年8月18日,截至2021年6月22日,已入库货柜15420条、纳管进口冻品409543吨,抽检97314批,完成抽样核酸检测样本573985份,排除疑似阳性冻品860批,检出阳性冻品样本90份,拦截18623件、260.1吨阳性冻品,上报海关总署熔断2家进口冻品生产企业申报资格4周,有效阻断疫情通过进口冷链传播的途径,排除了疫情传播风险。

这是深圳市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模式,其树立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防物”标准和深圳“样板”。其全国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口前移,防止风险扩散。集中监管仓将风险排查关口统一前移,对进口冻品统一进行外包装消毒和抽样核酸检测,防止问题冻品向下游7000余个冷库及成千上万个销售、加工场所扩散,将风险源与社会和群众有效隔离。

二是及时管控,切断传播链条。集中监管仓一旦发现疑似阳性冻品,可立即予以封存,进而快速处置问题冻品,切断疫情传播链条,避免风险扩散。

三是科学精准,避免引发恐慌。集中监管仓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及时拦截处置问题冻品,可有效稳定社会舆论,避免引发群众恐慌。

四是以点带面,构筑立体防线。经集中监管仓消毒、检测合格后的进口冻品,可以取得《出库证明》。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储存企业,消费者及广大市民均可以在线查验《出库证明》及追溯信息,完善进口冻品监管、使用、消费全链条,构筑阻断进口冻品疫情传播风险的立体防线。

五是集中高效,节约处置成本。集中监管仓集中排查、集中管控、集中处置阳性冻品,避免阳性冻品流入市场,动员大量社会、行政资源开展人员、环境、产品排查和核酸检测,减少行业企业和社会损失。

六是畅通渠道,促进外贸发展。设立集中监管仓以后,打通了疫情背景下进口冻品流通路径,加快了货柜周转效率,消除了进口冻柜在港口拥堵的现象,国际货船往往优先选择从深圳口岸报关,进而大大增加到港货柜数量,解决了出口货柜“一柜难求”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柜租,促进了本地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深圳市首创的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得到了各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推广。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及各大主流媒体,对集中监管仓进行了广泛报道。全国各兄弟省市纷纷前来调研考察并参照深圳模式建立了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2020年4月20日,深圳市发布全国首批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地方标准,进一步将集中监管仓的先进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梁晟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