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创周刚刚落下帷幕,双创周期间,有两份文件的发布将在今后影响着深圳的老师和学生们,分别是《深圳市中小学创客实践室建设指南》(试行)和《深圳市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指南》(试行)。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和创客实践室建设方面的指南,不仅指明了我市创客教育的新路径,而且将有力推动我市创客教育走向规范发展、深化发展以及持续健康发展。
课程和实践室是创客教育的基础
深圳的创客教育起步较早、进步较大,早在2014年6月,市教育局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并将创新素养列入八大素养当中。在出台提升八大素养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市教育局全面部署,稳步推进,去年又出台了《深圳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深圳教育在创客教育推进过程中之所以出台两份关于课程和实践室的指南,是因为它们是创客教育深化发展的基础。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在解读指南时表示,深圳创客教育已经从全面起步阶段走向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出台两个《指南》是为了促进创客教育规范、深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引导企业和社会与学校联动发展的需要。
创客课程关键在于学生动手参与
《课程建设指南》从导言、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要素与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学习评价、实施保障九个方面对创客教育课程进行了说明,并从“工匠精神的传承”“创客能力的习练”以及“产业知识的启蒙”三个总目标的维度分别设置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相应阶段目标。
《课程建设指南》指出,创客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新学习模式,应主动适配各个学科,可以有从综合实践课、美术创作课、信息技术课等“术科”出发的创客课程,也可以有由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发起的创客课程。因此,创客教育课程的教学阵地可以切入到学校教学组织的多个空间,还可以跨学科融合。
投入1000万建设10个创新实验室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室是学校推动STEM课程、创客教育课程的主要阵地,是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活动的场所。《深圳市中小学创客实践室建设指南》从总体要求、选址与装修、工具耗材配置、云服务平台、课程建设、组织管理和服务商选择七个方面,对实践室的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指导。叶文梓希望学校把现有的功能室用好,创客实践室的建设采取一个开放的建设原则,不是关起校门来建,要联动社会的资源。
据了解,全市已有684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客活动,我市首批建设100个创客工作坊,每个每年资助15万元;重点建设10间创新实验室,每个每年资助100万元;努力建设100间电影工作坊,为学生动手实践创意搭建了全新的物理空间。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