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政协福田区五届六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5名委员积极建言。“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家热议的关键词。委员们建议,福田要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的国际金融、科技创新、文化教育、服务交流功能,保障民生,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打造“五星级居家养老”先行示范区
如何解决福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来自民盟界别的福田区政协委员张玉良委员认为, 如今的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与以往大不相同。因此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又要给予老年人一定的社会参与的机会与空间。
他建议,整合养老服务方面的各项资源,同时发挥市场和社区的优势,在社区、街道加大力度建立起“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爱心服务银行”等养老服务机构。此外,养老服务在形式上和细节上都更具人性化,使老有所托,老有所乐。
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平台
“2018 年,深圳市社会研发投入1016 亿元,GDP 占比4.2%;福田占比1.44%,仅为全市水平的三分之一。科研创新后劲不足,顶尖人才团队缺乏,原创科技成果不多,福田的科研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福田区政协委员、福田区集体办监督管理部部长赵晓华认为,福田区应加快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通过“企业+ 高校+ 人才”的定向培养模式,培育产教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通过产教融合途径创新,将制度红利落实到教育、人才、产业、经济“四位一体”;通过各方互动互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多赢。
规划深圳市医学科学院
来自致公党界别的福田区政协委员黄骋认为,目前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制约深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短板”,而医学科学研究是解决短板的关键。福田区是市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且丰富;口岸片区作为深圳和香港连接点,交通便利,是吸引国际,尤其是香港人才和技术的窗口。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高端医学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他建议,福田可以规划建设开放式、高效率、公共性强的医学科研指挥中心,同步打造各大联动平台,与光明科学城相互合作。这样既能避开深港空间弊端,充分发挥深港最大优势,又符合国家全新机制的定义。
建设一所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色学院
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深圳,全国范围内均缺乏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业实践和专业人才。
来自民进界别的福田区政协委员皮沁怡认为,可以充分发挥福田区毗邻香港的资源优势,与香港的教育资源合作,在福田区建设一所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色学院。这可以为深圳市乃至全国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可以高效、高质量的兑现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战略规划。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