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民警”黄平:坚守初心,守好国门

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徐殿伟 卓本仁 黄钊 文/图
2020-01-14 22:22
摘要

黄平告诉记者,他将更努力工作,坚守把守国门的初心,只要条件允许,就继续干下去

“不放任何一个不该进来的人进来,不放任何一个不该出去的人出去。”在外人看来,坐台盖章,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黄平却说,一枚小小的验讫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危,守好国门就是他的职责。

“最美”是光荣,肩上的责任也越大

2019年8月,中宣部、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评选活动。经各地推荐、网络点赞和现场展示,深圳湾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黄平在全国脱颖而出,成功当选。“获得‘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这个称号,感觉特别地光荣,但是也感觉肩上的责任更大了。”黄平告诉记者,他将更努力工作,坚守把守国门的初心,只要条件允许,就继续干下去。

据了解,黄平已年近六旬,是深圳湾边检站乃至整个深圳坚守在验证台上年纪最大的民警之一。37年来,黄平已验放出入境人员300万人次,且无一例差错,未收到一名旅客投诉。2015年大年三十,一名旅客以为边检民警在万家团圆之夜会放松查验,企图蒙混过关。但黄平火眼金睛,通过识别旅客出入境纪录缺失,一举查获伪假南非护照。

“手里的验讫章就是守护国门的‘枪杆子’。”黄平的搭档郭建岗称,花花绿绿的护照从手上经过,极大考验查验民警对各国出入境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光考验脑力、眼力,还要承受巨大压力。“不放任何一个不该进来的人进来,不放任何一个不该出去的人出去。”深圳湾边检站站长骆泓蕖称,如果放不法分子入境,则会严重危害社会。

黄平作为站里的老同志,为了扛起验证工作的重担,定期梳理摘抄业务知识重点难点,争分夺秒学习最新业务知识,为提升外语沟通能力,他自觉加强英语学习,坚持开口说、随手记。2013年,黄平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深圳边检总站“全能型检查员”考试。

专门挑重活,始终坚守旅检一线

面对随时可能涌进的人潮,在确保验证速度的情况下,独坐一方验证台的民警需要长时间全神贯注。“去年5月加班,在一次休息间隙,平哥瘫坐在椅子上,嘴唇发白,脸色很不好。”张银鸽与黄平在一个执勤队里,同事们喜欢称呼黄平为“平哥”。张银鸽说,黄平当时患急性肠胃炎,上班前感觉好一些后,他仍执意要坚持工作,但马不停蹄的工作让病情加重了。

据介绍,旅检岗位工作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且要长时间保持端正的坐姿、站姿,老民警出于视力退化、身体不适等原因,可以申请调换到货检、监护等相对轻松的岗位,但黄平从未提过。2017年5月,深圳湾边检站拟调整黄平等一批老同志到货检岗位工作,黄平主动表示想继续留在旅检岗位工作。对于当时53岁的老民警而言,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由于长期久坐验证台,黄平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弯腰穿衣。为了防止腰痛持续加重,黄平上验证台总是自带一个抱枕垫在腰后。由于年纪大了视力退化,老花镜成了他上台验证的“随身标配”。

黄平守好国,妻子为他守好家

在平凡的查验岗位上,黄平是执勤队里的“老父亲”。“饿了找平哥”是执勤二队民警的口头禅。原来,深圳湾边检站在每个下午班次的中间时间安排了“加餐”,最后打扫“战场”的一定是黄平。“这样不行,这样不行……”在“碎碎念”中,黄平把剩下能保存的,都收进了他的“百宝箱”。执勤二队民警称,黄平就是老大哥,细心照顾边检站的弟弟妹妹。

黄平平时没有什么爱好,但在楼顶种菜是他最大的乐趣。据了解,黄平最初在楼顶建了一个不规则的花园,后来他嫌种花没有种菜实惠,花园就变成了菜园。工作之余,在菜园里种菜、喝茶、赏月的他,一待就是半天。收获时,他也想到了边检一线的同事,邀请他们一起分享摘菜的喜悦。

“为什么你每次都不来接我放学呢?”“为什么你从不来开家长会呢?”黄平的儿子小时候对他有诸多不解。随着年龄增长,儿子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黄平,看到了父亲坚持把守国门的意义。此外,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持黄平的工作,妻子莫秀慧还把工作辞了。“家里的事情能做的我都会做完,妯娌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我都会把关系搞得很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莫秀慧称,当时儿子正在上高一,学习上出了小插曲,但黄平的工作不允许他有太多的时间能够陪伴儿子,于是她就把工作辞了,照料家中的大小事情,全力支持黄平的工作。

“家国难两顾,希望黄平认认真真守好国,我负责为他守好家。”莫秀慧说。

见习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徐殿伟 卓本仁 黄钊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