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天管地管空气”不再是戏言 福田公共建筑空气“治污”引入智能算法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2021-06-17 08:00
摘要

据福田区发改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福田导则”将空气质量分为合格级、优质级、卓越级3个等级,其中合格级对应最新国家标准要求,优质级对应最新深圳标准要求,卓越级则对应国际最严苛健康建筑标准,并“加码”从硬装部分扩展至家具环保管控

“管天管地管空气”,不再是一句戏言。记者日前采访获悉,福田区今年在重点民生公共建筑领域创新实施“空气质量全过程数字化管控机制”,运用数学建模和软件仿真前置性地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智能计算和校准,使绿色健康严格贯穿于项目设计施工全程。新建学校装修完工配置家具后,七天内即可开学,教室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卓越级。

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装修污染问题,近年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的敏感环节主要是材料、家具的环保管控。记者了解到,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民生、追求卓越理念,福田区经过近一年广泛调研,于今年5月17日印发《福田区“公共建筑卓越绿装减污降碳”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并配套编制《福田区公共建筑空气质量控制导则》、《福田区公共建筑空气质量全过程控制咨询取费参考》、《福田区公共建筑空气质量全过程控制合同范本》,在严格兜底条款合同条件保障下大胆前行,尝试把新装公共设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提升到世界最严。

据福田区发改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福田导则”将空气质量分为合格级、优质级、卓越级3个等级,其中合格级对应最新国家标准要求,优质级对应最新深圳标准要求,卓越级则对应国际最严苛健康建筑标准,并“加码”从硬装部分扩展至家具环保管控。以甲醛浓度为例,卓越级空气质量控制要求≤0.03 mg/m3,等同于芬兰S1级,严于美国WELL、加拿大目标级及欧盟空气质量标准。在此标准分级下,福田区选取建设量大、环境健康需求高的民生公共项目作为试点,引入室内空气质量全过程数字化管控机制。

记者了解到,空气质量全过程管控环环相扣,通过明确各方各阶段的工作职责、方法和标准,变“事后治理”为“事前预防”。具体来说,当使用单位提出空气质量目标要求后,由设计单位进行针对性设计,并将材料环保要求落实到设计图纸中。咨询单位通过建模测算污染物浓度,并制定材料家具的环保要求。施工单位则须按要求采购、使用环保材料。在此期间,拟采购的材料、家具都将接受释放率检测,工程竣工、家具进场后也都会开展相应空气质量检测,只有达标后才可投入使用。

工程小环节,民生大实事。据了解,福田区目前已选取28个民生公共项目先行先试,已完工4个项目完全达到预设的卓越级空气质量目标,提升效果显著。其中,梅香学校项目将空气质量管控过程向家委会公开,并现场见证检验结果,家具配置后7天开学,第八预制学校家具配置后第2天即开学,没有出现气味疑问反馈,得到校方、学生、学生家长的认可与好评。

编辑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