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金百万行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共同打造粤港澳重要慈善品牌
读特记者 韩文嘉
2019-12-14 15:32
收录于专题:公益金百万行

从2012年首次被深圳特区报与市关爱办、关爱基金会联手引入深圳后,公益金百万行这场充满阳光与活力的慈善项目已赢得了越来越多市民和爱心企业、团体的追捧。公益金百万行的魅力何在?今年活动又有哪些新变化?在第八届公益金百万行迈步之际,记者专访了活动相关负责人、特报读者公益慈善基金管委会副主席蓝岸。

源自港澳,三地共享同一慈善品牌

蓝岸是首届公益金百万行的筹办者之一。他说,从2011年起,深圳特区报时任总编辑陈寅便开始酝酿建立一个公益慈善的平台。平台意味着不仅要将社会捐赠的善款集中起来,还要通过记者的发现、挖掘、核实去执行善款发放的过程,并进行全程的公开报道。

当时,这样的公益理念在内地比较超前,可以学习的案例并不多,特区报的团队于是将搜索的目光投向了港澳,了解到两地举办多年并已受全城认可的公益品牌“公益金百万行”,尤其是澳门公益金百万行是由澳门日报主办,与特区报办公益的理念和模式十分接近,因此前往澳门日报“取经”。而澳门日报总编辑、澳门日报读者基金会副会长陆波一行也专程来深,为筹办中的首届公益金百万行活动分享经验。

在2012年创刊30周年之际,深圳特区报正式发起并共同承办“公益金百万行”活动,沿用了香港、澳门活动的名称,三地同享同一品牌。通过报纸这一平台,公益慈善事业的透明、公开和公正得以保证,同时,也通过慈善事业这个支点丰富报纸的品牌内涵。

活动平台效应已逐步显现

七年来,公益金百万行的平台效应已逐步显现。在首届活动启动后,佳兆业集团为百万行捐资设立“佳兆业环卫工关爱基金”,率先对环卫工人进行资助。运作数年后,市城管局牵头在2016年成立了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的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当政府的基金还没有跟上的时候,公益金百万行率先去推动,这也体现了公益金百万行的担当和平台效应。”蓝岸表示。

“公益金百万行”的阳光还洒向全国各地。从云贵地震、雅安地震到潮汕水灾以及汕尾等地遭受的强台风袭击,“公益金百万行”从未缺席。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一线记者的了解、核实与奔走,“公益金百万行”将新闻报道与慈善救助联动了起来,给予了受灾群众“雪中送炭”般温暖而及时的帮助。

七年来,公益金百万行活动还进行了大量深圳辖区突发灾害困难救助以及困难大学生资助,涌现出了不少感人而生动的故事。前七届“公益金百万行”累计筹款近1500万元,公益支出约1100万元,受助人数近5000人。

同时,与这座城市一起蓬勃生长,公益金百万行也见证了越来越美的城市风景。“第一届公益金百万行举办的时候就得到了南山区的支持,在深圳湾公园举行。当时深圳湾公园只建成了一部分,因此我们是从日出剧场走到婚庆公园,而现在,我们起点虽然不变,终点却随着深圳湾公园的建设而延伸,有兴趣的市民还可以一直走下去。”蓝岸说,公益金百万行不仅见证了深圳湾公园的建设过程,如今更成为了公园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

本届资助指向新增关爱“拓荒牛”及自然保护

今年,百万行根据情况变化对善款的使用范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指向总结为“两个资助三个关爱”,除了延续此前的资助困难群体或个人,关爱道德模范之外,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范围除了在深圳就读的贫困大学生,还包括深圳对口扶贫点所在地生源的贫困大学生;此外,今年还新增了关爱深圳“拓荒牛”,以及关爱自然保护两个指向。

“明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特区发展得这么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态,不能忘记深圳早期的建设者,尤其那些需要得到关注和关爱的‘拓荒牛’。”他表示,在关爱“拓荒牛”活动中,将征集线索寻找需要有感人事迹、需要帮助的“拓荒牛”,并给予持续的报道与资助。

另外新增的关爱自然保护指向,则将资助“民间河长”、环保公益组织、民间救援队等为维护深圳自然环境而努力的组织和个人。“维护我们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为此有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默默做出巨大的贡献。作为媒体,作为一个公益慈善平台,我们也有责任去做适当的帮助,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他们。”蓝岸表示。

进入第八届,公益金百万行的影响力已越来越大,蓝岸表示,公益金百万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创了“媒体+公益”的概念,同时也结合了时下流行的健康步行方式,通过专业的基金救助,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也能将香港、澳门和深圳向上向善的力量联动起来,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慈善品牌。”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