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多部门联合呼吁市民:尽量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市

南方日报
2021-06-11 23:59
摘要

端午节即将到来,6月10日下午,佛山市举行“依法防疫,关‘心’健康”权威访谈。佛山市多个部门联合呼吁佛山市民端午假期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佛山。

端午节即将到来,6月10日下午,佛山市举行“依法防疫,关‘心’健康”权威访谈。佛山市多个部门联合呼吁佛山市民端午假期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佛山。权威访谈中还透露,目前佛山市各种生活物资储备相当充足,可以保障全市6个月以上的需求。

佛山已实现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

佛山市司法局副局长、佛山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综合组副组长、政策研究组组长陈泳槟表示,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佛山由市司法局牵头,成立市指挥部办公室政策研究组和政策审查小组,并抽调市司法局、公安局、交通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共10名业务骨干作为成员,集中办公,负责研究出台全市性的疫情防控政策,指导协调各区各部门、各组各专班出台相关工作措施和工作指引,针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此外,对市指挥部、指挥办和市各部门拟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及各区指挥部拟出台的重大政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对重大防疫措施调整进行法律把关。开通防疫政策起草、审查“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待命、2小时办结”的战时机制。采取坚决果断措施,科学斩断病毒传播链条。

目前,佛山已实现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陈泳槟指出,主要做法是:及时加强政策分析研判,充分发挥作战参谋作用。每天及时收集广州等周边重要城市政策动态,认真分析研判,按照广佛同城、政策同步、同频共振的原则,建立长效机制。政策对标广州,并结合佛山实际,增强可操作性,实现精准防控。

佛山市体育馆检测点,医护工作者为市民做核酸检测。戴嘉信摄

例如,近一个多星期以来,佛山连续出台4份政策。通告市民,佛山市实行疫情分级分类防控政策,将全市划分为4类区域,分别是:封闭、封控、闭环和一般管理区域,明确各区域管控措施,如封闭区域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区域人员只进不出、闭环区域人员“两点一线”、一般区域人员减少聚集。

同时,授权各区划定具体管控区域,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各区原则上严格执行市指挥部要求,必要时可以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另外,加强对离开佛山人员和车辆的管控,呼吁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开佛山、不出省,确需离开佛山、出省的,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旅行社等带头落实非必要不离开佛山、不出省要求。

陈泳槟还指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行为将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最后,他代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呼吁大家: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佛山。

全市生活物资储备相当充足

端午节将至,佛山市内各大商场、超市的生活物资储备情况怎样呢?

佛山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竟滦说,5月28日佛山第一个确诊病例发生之后,立刻启动了佛山新冠疫情局部地区爆发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应急预案。“这个应急预案不单单是市层级来启动,市、区、镇三级共同启动这个应急预案。”李竟滦说,全市层面,由市商务局牵头,联合发改、市场监管、工信、农业农村、交通、公安等10多个部门成立保供应专责小组,同时立刻启动了24小时专班响应机制。

区的层面,立刻要求有确诊病例的禅城和南海区,立刻要做好专责小组专班的人员到位和各个保供应企业物资保障的到位,开展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物资保障供应的工作。同时对于没有确诊病例发生的顺德、高明和三水3个区,要求其加强对区域里面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巡查和监测,同时增加物资储备。

同时,佛山还做好保供应物资的协调,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目前佛山市的重要生活物资储备相当充足的。

目前,政府的粮食储备比较充足,可以保障全市900多万人6个月以上的需求;食用油储备可以满足全市1个月以上的需求;食用盐储备达到6586吨,可以保障全市3个月以上的供应;生猪方面,目前全市生猪存在栏量25万头,每天可以供应5000头;禽类有1600万羽存栏量,每天可以上市100万羽;水产品每天可以上市26万吨;蔬菜动态存量有1万吨,水果有5000吨。“佛山是制造业企业,矿泉水、方便食品等产能充足,在这方面我们产品是有保障的。”李竟滦说。

目前佛山市的重要生活物资储备相当充足。

他还指出,目前佛山物资的供应相当畅顺。在调运方面佛山也启动了应急预案。目前佛山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各区均有保障,不需要跨区配送,但是,佛山在运力方面也做了一些储备。目前储备了36台大型运输车,载重量1200吨,可以随时应对突发事情的需要。

对于目前封控区保障生活必需品运输通常问题,公安部门专门为保供应的企业车辆发放了相关的通行证。同时,佛山还加强了市面上的巡查和监督。发改部门加强了对物价监控监测,市场监管部门和商务部门加强了对市场的巡查力度,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将防疫的信息和稳定市场供应的信息发送给全市市民。仅市场监管局,截至6月9日已经发送了11万条相关信息。

■相关

遇到心理问题可拨打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谢国军透露,5月28日至今,佛山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接听来电260多条,其中涉及疫情相关的60多条,与中考、高考有关的将近20条。他指出,遇到心理问题,市民可以拨打佛山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7—82667888。

谢国军指出,从本轮疫情开始,佛山就通过各种平台加大了对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宣传推广的力度,并且在白班晚班各增加一条线。同时征集了几名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志愿者作为预备的接线员,来保证接听率。目前,白班3条线,晚班2条线,接电量比较稳定。虽然说疫情期间接电量比疫情之前有所增加,但是总体增加不明显。

谢国军表示,经过梳理,市民来电主要的心理问题是与各种原因有关的一些焦虑、抑郁、睡眠问题,也有一些是跟疫苗接种、疫情防控有关的现实问题。他指出,紧张焦虑不安的来源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首先应当做的是增加确定性。比如要明确隔离时间的长短,做好生活的保障,做好工作的安排,同时明确隔离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应该安心接纳现实。

其次,可以给自己营造一种安全感,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做一些有意义的、积极的事情。比如说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并且享受这个过程。第三,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卧床时间不建议超过8小时,因地制宜适当地运动,比如说可以做一做健身操。第四,可以做一做简单的放松训练,比如说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等。

发热人员和黄色健康码人员不得进入药店

疫情期间,有不少市民选择到药店购药,而零售药店是空间比较小的一个密闭场所,如果购药人员患有传染病进入药店,在药店密闭空间里面病毒传播的风险就比较高。

对此,佛山市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科科长管燕武指出,本轮疫情当中市场监管局按照不同地区的疫情形势因地制宜,采取分级分类、精准防控的措施。中高风险区域实行药店停业措施;中高风险区域的周边和封控区域实行《疫情期间需要登记报告药品目录》(下称《目录》)药品的暂停销售;其他地区实行《目录》药品的销售进行实名登记上报的制度,由药店登录省的统一平台,录入购药人员的信息,由省药监局对药店上报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推送。

全市药店也都做好发热人员的就诊指引,不得向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黄色健康码人员销售《目录》内的药品(含网络销售)。据统计,佛山开展药店哨点监测任务以来,全市零售要点累计录入购药人员信息超过675万条。

管燕武表示,本轮疫情期间,全市4321家零售药店没有发生关键购药人员信息的迟报和漏报的情况。药店防控的相关药械物资供应充足、物价稳定,

5月17日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的药店进行动员,并迅速组织零售药店进行自查自纠,要求零售药店张贴《目录》和《发热门诊名单》,对进门顾客落实“进门三查验”。“三查验”即:戴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发热人员和黄色健康码人员不得进入药店。

对销售《目录》药品的药店实行“购药五上报”。“五上报”即: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居住地址、健康状况和14天内旅居史。同时,要求药店对营业场所做好定期消杀和通风排风措施,还要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如有发热症状、黄色健康码或者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人员不得上岗。

据介绍,5月17日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零售药店进行了全覆盖、拉网式的巡查,市、区、镇三级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督促零售药店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执行零售药店哨点监测任务。

镇街市场监管所负责网格巡查,对788家农村药店进行重点巡查,对违规药店坚决进行关停整改。区局主要负责督导和排查,对违规的药店进行警示教育、集体约谈,这样可以提高零售药店上报信息的覆盖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市局负责研判和监督,通过暗访检查、通报教育,进一步强化零售药店的管控措施。

(原标题《佛山多部门联合呼吁市民:尽量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市》)

编辑 刘桂瑶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