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脱离平台交易是否违法引热议

读特记者 徐兴东
2019-10-24 15:33
摘要

如何理解顺风车线下交易的“风险”和“责任”?

由中国交通报、中国公路学会、城市智行研究院和嘀嗒出行联合举办的“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正在引发社会各界对于顺风车行业标准越来越热烈的讨论。为了让公众对线下交易的风险及责任,形成更加理性,深刻和统一的认识,10月24日,集思会推出第三期议题:如何理解顺风车线下交易的“风险”和“责任”?

据介绍,从即日起至 10月30日,用户可以针对以下四个观点进行投票,也可以参与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1、车主以营利为目的脱离平台线下交易,已不属于顺风车行为,而是非法营运。2、取消订单,用户与平台即解除了合同关系,同时也失去了平台提供的安全保障,用户需自行承担法律责任与安全风险;3、乘客若被要求线下交易,不拒绝不投诉,仍选择搭乘,也是一种对《顺风车平台公约》的违约行为;4、若车主乘客双方协商一致,可进行线下交易,哪那么巧就会出事呢。

据了解,部分顺风车用户在实际搭乘过程中会遇到车主以一些说法为借口,要求乘客取消线上订单,改为线下支付的情况;少数乘客基于重新约车浪费时间等方面的考量,同意了车主线下交易的要求,但在实际搭乘中却遇到了车主更改路线、多拼、加价、未将乘客送达指定目的地等多种情况。不仅破坏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也给合乘双方带来了潜在危险。线下交易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都有哪些呢?从车主角度,大体有这几种目的:希望绕开平台监控来行事,希望方便与乘客私下议价;希望拼更多单,挣更多钱;而从乘客角度,接受线下交易,大多是觉得不好意思拒绝,或者觉得拒绝后重新约车太麻烦,又或者是车主提出价格可以便宜,同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出事。

对于顺风车线下交易行为如何定性?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委会干事,北京华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律师李毅便认为,当用户取消订单,脱离顺风车平台交易,违反了合乘公约,就跟平台没有关系了。而且车主脱离平台收取费用,已经不是顺风车的行为了,是一种非法营运行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书记、教授邵丽萍也表示,平台订单是有法律效力的,一旦订单产生,平台、车主、乘客三方都有责任。但如果用户取消了订单,平台就没有责任了,用户需自己承担法律责任。

从实践来看,嘀嗒顺风车平台为车主和乘客的每一次合乘均购买保险,设置安全护航,一键报警,行程分享,车内录音,行程监控,紧急联系人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实现和保险生效的前提,是顺风车平台,车主和乘客之前达成一个三方合同,即有效订单,如果乘客与车主取消订单然后脱离平台交易,相当于合同已经失效,相应保险无法覆盖,相应安全功能无法发挥作用。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徐兴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