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视障人士走进书画展,他们的艺术感受力不比别人差
读特记者 韩文嘉/文 齐洁爽/图
2019-10-16 11:00

视障人士也能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还能感受到书画作品的创造力和感染力?是的,在深圳图书馆联合市盲人协会组织的国际盲人节系列活动中,15名视障读者在义工的陪伴下参观了深圳博物馆,在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展中去理解大师的笔墨与心境。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当天)上午,“点亮视界,欣赏世界”——视障人士走进博物馆活动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一楼专题展览厅举行。书画家于晓川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讲解员,用“口述影像”的方式为视障读者解读作品。

“口述影像”方式是专注于声音传递和触摸感受的一项讲解方式,深圳图书馆于今年5月28日首次将其应用于视障人士走进美术馆的活动中,收获了视障读者的一致好评。“口述影像”方式的首次成功尝试使得此类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成为可能。深圳图书馆积极推广“口述影像”模式,为满足视障读者去博物馆参观的诉求,精心筹备,为视障读者们带来了这场书画篆刻艺术的饕餮盛宴。

中国近代书画篆刻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是海上画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尤以石鼓篆书、金石花卉和治印享誉艺林,又具文人意趣,堪称传统与现代书画艺术交汇点上里程碑式的代表,是中国书画史上真正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家。吴昌硕先生大器晚成,36岁学画,55岁开始创新,70岁颠覆传统,80岁获艺术丰收。本次展览遴选了吴昌硕先生的一百四十余件组书画篆刻艺术精品,一笔一墨都饱含着深刻的艺术创造力和感召力,一刀一刻都展现着其“与古为徒”的坚守和“与古为新”的胆拓,充分体现了吴先生从中年到老年、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变化和心路历程。

为了让视障读者获得更真切的体验,于晓川老师用了足足两个月时间去研究展出的内容、作品背景和艺术风格,准备了8幅相关书画作品的3D打印复制品。于老师的语言幽默诙谐、富有想象力,重点介绍了“金钟大镛在东序, 青海黄河卷塞云”、“西泠印社”、美意延年图和墨松图等优秀作品,为视障读者再现了视觉讯息,带来了翔实深刻的作品解读。

“亲手触摸到大师的艺术作品,让人感动。”“以前没有想过能来参观美术展,但我们以后一定会常来的。”在活动中,视障读者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感受。事实上,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些他们以前想去而不敢去、不便去的文化场所,现在正在为残障人士们打开大门。随着深圳无障碍服务的不断优化,这些文化场所如今既便利又有专业服务,让他们探索文化空间的信心大大增强。

此外,10月11日第二届深圳视障人士中医知识竞赛在深圳图书馆举行。该项活动自首次开展以来一直备受视障读者朋友的喜爱,受到市残联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反响热烈。报名通知一经发出,视障读者们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名额一抢而空。选手分为10组,每队队员限额3名,共计30位视障读者参赛。比赛分为个人必答、集体必答和抢答3个环节,依次进行。各环节规则不同、题型多样,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和难度,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经过精彩激烈的角逐,第3队孙思邈队顺利夺冠。个别选手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答题又快又准,令在场观众赞叹不已。本次比赛为视障读者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在切磋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结识到了很多优秀且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不仅仅是一场视障读者的中医知识秀,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视障人士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渊博学识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刷新了不少人对残障人士的认知。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