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以其“减波动、增收益”的特征获得不少投资者的青睐。记者9日获悉,权益类基金管理能力突出的景顺长城在“固收+”领域动作频繁,引入双基金经理,不断增强股债综合配置能力。
在李怡文、董晗两位基金经理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后,李怡文受命担任景顺长城固定收益部稳定收益业务投资负责人,董晗则主要负责三只“固收+”产品的权益投资部分。在两人再度携手管理的景顺长城景颐双利产品中,李怡文称会首先会考虑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大类资产的估值,并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构建大类资产组合。而在定好大方向后,由董晗负责的股票投资部分,为“固收+”产品提供子弹,通过个股精选,增强组合的超额收益。
记者了解到,有着十年“固收+”投资经验的老将李怡文除负责固定收益资产投资外,还会根据宏观判断调整大类配置比例;而与李怡文默契搭档十余年的权益投资老将董晗,则主要负责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进一步增强组合alpha,力争实现1+1>2的目标。李怡文有着10余年“固收+”管理经验、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债券资产投资,与在科技股领域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成长股投资的董晗搭档多年,在资产结构、市场风险和行业配置等方面形成了极强的默契。
有市场人士指出,一只出色的“固收+”产品,并不是固收资产和权益资产的简单拼凑,而更讲求多资产之间的默契配合。比如负责固收资产投资的基金经理,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固收管理经验,最好还能对宏观市场走势有较强的把握,并能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和信用风险识别,配置胜率更高的资产战术;同样,负责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在具备较强权益投资能力的基础上,也最好能够及时察觉市场风险,配合固收投资经理构建更为稳健的资产组合。
作为深耕固收领域十余年的老将,李怡文表示,管理“固收+” 要有全局思维,把债股两类资产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较好的配合效果,而股票投研的强有力支持,对“固收+”业务也至关重要。基于这种思路,景顺长城基金“固收+”业务产品线正在紧密铺开,其中权益投资部分未来会更加细化,“固收+”团队也会陆续引入专职股票基金经理,力争在投资中与债券基金经理形成紧密配合,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固收+”产品。
(原标题《景顺长城引入投资老将 双基金经理增强股债投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