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步入大特区时代,迎来新一轮发展
读特记者 任琦
2019-09-24 20:34

2010年7月1日,特区内外一体化正式启动,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深圳全市,总面积扩容为1997平方公里,较此前面积扩大近5倍。此前一直被称为“关外”的龙岗由此步入大特区时代。这是龙岗区加速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特区一体化进程的提速,作为深圳新一轮发展的主阵地和重要城区,龙岗迎来新一轮发展。

市民欢庆深圳进入“大特区”时代。

1980年,国家从深圳市划出327.5平方公里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相当于今天的福田、南山、罗湖、盐田四区的面积,并设立特区管理线,深圳被“二线关”分成特区内外两个部分。

1993年,宝安县成为宝安、龙岗两区,拉开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里,深圳开始着手宝安、龙岗的中心区建设,并逐步完善城区的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化发展。

2004年到2009年,在这5年间,深圳现代化进程迎来重大历史性改革。深圳的宝安、龙岗两区土地纳入了全市统一储备管理,城市现代化工作全面铺开。2004年底深圳全市户籍人口全部改为城市居民,原来的260平方公里的集体所有土地也收归国有。

当时间步入2010年,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奇迹。深圳对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的呼声越来越高。

5月27日,国务院作出批复,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批复要求深圳做好特区范围扩大后的统筹规划工作,更好地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在新时期对全国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7月1日,建立30周年的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自这一天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从原来的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延伸到全市,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52.8平方公里,深圳发展迈进了“大特区”时代。

当天上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市民中心广场隆重举行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庆典。10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专程来深,宣读了国务院《关于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2010年,成为深圳的一体化元年,特区一体化进程全面展开。

7月1日起,101项特区法规、41项政府规章适用于全市,长期困扰深圳的“一市两法”等问题,开始破冰解决,让深圳市民期盼已久的“一市一法”成为现实。改善民生成为深圳推进特区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月1日起,深圳统一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结束了从1994年开始延续16年之久的原特区内外最低工资的“双标准”。同时,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市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统一了原特区内外低保认定标准,社会保障一体化大步向前。

同年,深圳还先后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等规划和计划,明确了一体化的目标、路径和步骤。不仅提出将通过“六个一体化”来破解二元化的难题,即法规政策一体化、规划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管理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得原特区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更提出一体化“一年初见成效,五年明显改观,十年基本完成”。

一个让深圳人翘首已久的“大特区”诞生了!从而为深圳在下一个30年的大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扫清了障碍,为深圳在更大空间和平台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在中国改革进程中承担更大使命奠定了基础。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任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