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岗开展大规模核酸筛查,“疫”线奋战的队伍中,有着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夫妻档们的身影。他们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在忙碌和辛苦中体会着一丝丝甜。
女儿马上高考,爸妈却在“疫”线并肩作战
6月3日下午2点,记者在龙岗街道龙西社区核酸采样点见到了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的廖晓明医生和翟逢娣护士长,这对夫妻肩并肩坐在采样台前,一个取样,一个搜集,默契地配合着。
“今天是我们并肩作战的第四天,目前这个点完成了近16000份咽拭子采集,像打了一场大仗。”翟逢娣说,在医院里,廖晓明在医保办做行政工作,自己在儿保科担任护士长,工作上交集很少,这次全院动员投入大规模核酸筛查,夫妻俩正好被分在一个组里。“看到名单时,第一个念头是孩子怎么办,第二个念头是家里的事不能耽误工作,得赶紧想办法。”
夫妇二人有两个孩子,女儿高三,马上要迎来高考,出于疫情防控考虑,目前根据学校要求在校封闭备考;儿子小学四年级,这几天吃饭靠亲戚,学习靠自己,只有清晨和深夜能看一眼父母。翟护士长说,每天通过微信留言鼓励女儿沉着备考,“我和你老爸在前方战斗,保护你们平平安安”。女儿最关心的则是父母的安全,总是叮嘱父母做好防护。儿子虽然年纪小,却非常懂事,参加了学校的集中核酸采样后说,看到给自己做采样的医生满身大汗,就像看到了爸爸妈妈,觉得很心疼。“儿童节那天,他不要礼物,反而把数学考试的100分作为礼物送给我和他老爸。”翟护士长说着,眼眶红了。
廖晓明给妻子打气:“医生的孩子早当家,放心吧。”他告诉记者,妻子是儿保科护士长兼产前诊断第一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后,冲在疫情处置工作最前面,自己很支持。这几天能和妻子搭档参与一线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通过这次考验,感到一双儿女这么懂事,作为父亲很欣慰,也很骄傲。“全家在一起奋战,这是我们之间最美的约定!”
交相辉映的“太阳”和“月亮”
5月28日凌晨5点多,龙岗妇幼导诊科护士李思慧接到医院的紧急任务通知,便把还在睡梦中的孩子托付给了爸妈,就奔赴园山街道安良八村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了。而此时,她的丈夫——龙岗妇幼中心实验室医生李高驰正在实验室里做着核酸检测工作。
妻子在前线采咽拭子,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在酷暑和暴雨中忙碌不停;丈夫在实验室里做核酸检测,高峰时期要完成将近2万的标本检测量。他们就像是一条流水线上不停运转的两颗螺丝钉,承受着高强度工作的考验。
6月2日,李思慧在群里看到一张医生穿着防护服躺地上睡觉的照片,她打趣地问同事:“这是谁呀,怎么这么节省防疫物资。”后来才得知是自己的爱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向来生活规律的李高驰很少熬夜,但与可能潜在的病毒近距离接触,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为了赶走“瞌睡虫”,有一天晚上连喝了好几瓶红牛……等到可以休息的那一刻,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吃饭了没?”“啥时候结束?”趁着休息的间隙,李思慧给丈夫发了几句简短的问候,并提醒对方要保护好自己。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我俩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基本上见不着面。”因工作节奏不一致,他俩经常是单机留言模式,但几个小时后的语音回复里,却总是流露着对彼此的牵挂。
只有大家安全了,小家才安全
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夜晚的宁静,身旁的人迅速起床,简单交代几句便奔赴采样现场。妻子李博知道丈夫李万乐又有新任务了,因为她也是24小时待命的成员之一,这已是近两周来这个家时常发生的场景。
6月3日,李万乐在新生社区核酸采样点值守,得知一位候检的老大爷突然晕倒并有呕吐的情况,他拿起急救箱,和同事一路小跑到老大爷身边,给予救治和转运,最终老大爷转危为安。这不是李万乐第一次上一线,2020年初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那会儿,他也义无反顾冲在最前方,妻子李博那时每隔两三天便会为他写下一篇抗疫日志,默默支持他。她表示,“虽然惦记他的安危,但必须让他安心去抗疫。只有大家安全了,小家才安全。”
李万乐和李博是大学同学,一路走来,夫妻俩共同渡过了不少难关,2016年妻子患上甲状腺癌,化疗后至今还在服药,李万乐则有着日久的眼疾和缠绵的腰伤,但他们依然乐观开朗地面对生活。“说不担心是假的,可是作为医务人员,目前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上。”李博说。
“昨天到现在,过得挺充实的,看了夜景,蒸了桑拿,出了大汗,吃了泡面,采了核酸,终于回家!”5月30日凌晨 2点半,李万乐医生在朋友圈发出一条动态,秒赞的都是与他一样未眠的战友,要么刚结束采样工作,要么准备接替上岗。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