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榜样 | 王立平:在国际脑科学前沿发出中国强音
读特记者 闻坤/文 吴铠峰/图
2019-07-10 07:57

从妙手仁心、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到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研人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下称脑所)所长、党支部书记、研究员王立平,把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让脑科学前沿发出中国声音作为使命,围绕临床所需探索一个又一个国际前沿难题,在脑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王立平(左二)在实验室做研究。

立志从医,追本溯源走上科研之路

希波克拉底说,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在王立平看来,医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

出生于河北雄县的王立平,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医生。王立平说,在他孩提时代,村里有两个“赤脚医生”,家里摆满了装药的瓶瓶罐罐,全村不管谁家人生病了,都会请这两个医生去看病,一般感冒发烧的小病也是药到病除,全村人都非常感激和尊敬他们。王立平那时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给大家看病,帮助别人该多好啊。”

寒窗苦读十数载,王立平从医学院毕业,如愿当上一名医生,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和胸肿瘤外科工作。

行医非常辛苦,但患者家属一个满意的眼神,就让他感到欣慰和高兴。“现在回想起来,每次病房查房,患者和家属投以期待的眼神,都感觉自己特别被需要和受信任,但越是这样,越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王立平说,一个医生医术再高,能够治疗病患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对医学前沿和疾病原理的探究取得重大突破,像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样,那拯救的将是成千上万乃至上亿的人。

王立平发现,有证据显示,有些肿瘤患者因恐惧焦虑情绪而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加重病情,甚至被疾病“吓死”。大脑的负面情绪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并没有清楚的答案,这需要探究更深奥的本源问题。

“我希望能研究临床中非常关注,又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1999年,王立平脱下白大褂继续深造,先后赴德国、美国顶级研究机构和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洪堡大学医学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后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王立平开始用一些前沿技术,比如用激光来控制大脑特定神经元活动,试图揭开大脑工作机制的奥秘。至今他已经在《自然》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文章被引用超过3500次。

甘愿铺路,筑起脑科学原始创新基石

中国之梦,我辈之责。出国前,王立平就想好了,学成后必归来报效祖国。

2007年,王立平与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第一次见面,樊建平的激情和实干精神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樊建平描绘建立国际一流研究院的蓝图和对人才的渴求让他决定来深圳这片热土创新创业,追寻自己的梦想。

彼时的先进院刚刚起步,租用的办公室及科研设施非常简陋,一些高端设备还没有到位,但新的体制机制焕发出勃勃生机。面对重重困难,王立平决定全身心投入这个正在筹建的新型科研机构,“首要是建立做科研的理念和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以全球视野瞄准前沿技术和产业,开放资源共享,融入全球的科技创新体系。”

王立平率领团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研究设施的装修和搭建工作,包括管理实验室,其规定异常严苛。比如,按照德国顶级研究机构的模式设计一套脑所的“实验室记录本”,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奇思妙想、学术交流等,记录本编有页码,永久保存,甚至还有英文版记录本,每个新人都要熟悉这些管理规范后才能上岗。

王立平常说,自己是10多年前顺着一波回国潮来到先进院工作,他们这拨人应该给中国下一代年轻科研工作者当好“铺路石”,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努力在国内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科研氛围。

王立平非常看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认为学生不应该对老师“唯命是从”,而要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科书,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勇于试错“走弯路”。

原始创新,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以王立平为代表的一流人才正在不断吸引国际顶级人才,在深圳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原创性突破。

首次发现面对天敌袭击时,大脑做出快速防御反应的神经机制;发现大脑中胶质细胞对帕金森病病神经损伤修复的可能贡献,同时在深圳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光感基因神经调控平台,开发了一系列新的细胞尺度神经元调控与记录的实验研究技术,并将技术辐射到了境内外400多家实验室……近年来,脑所源头创新在王立平带领下取得丰硕成果,多项世界级成果探向大脑未知区域。

几年来,王立平带领团队打破藩篱,建立创新要素集聚的“国际范”协同攻关平台,迅速打造出一支科研能力强悍的“集团军”,推动脑认知和脑疾病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脑所的一个特点就是开放、共享、国际化的科研平台,团队交叉互补优势更明显。”王立平介绍。

如今,脑所已发展成200多人的团队,设立了广东省脑连接图谱重点实验室、市神经精神调控重点实验室和市脑图谱解析关键技术与设备工程实验室,在国际脑科学部分前沿领域起到引领作用。

王立平说,为抢占脑科学研究战略制高点,深圳以先进院作为依托单位牵头建设脑解析和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希望围绕“重大脑疾病发生和干预的神经机制及诊疗策略”的实际需求,为老年痴呆症、自闭症、抑郁症、脑卒中和语言障碍等脑疾病研究提供平台支撑;同时积极推动深港脑科学团队合作,建设深港脑科学中心,在深圳建设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脑科学前沿交叉研究团队和创新载体,最大限度推动科技开放,加强资源共享,在脑认知基础、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类人智能技术、脑科学研究新技术等前沿领域形成创新合力,在国际脑科学前沿发出中国的声音。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文 吴铠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