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龙华区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纪实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廖静文
2021-06-01 23:07
摘要

自“5.21”疫情以来,龙华区人民医院迅速响应,组建核酸采样志愿队,医生、护士、行政后勤齐上阵。

自“5.21”疫情以来,龙华区人民医院迅速响应,组建核酸采样志愿队,医生、护士、行政后勤齐上阵。

深圳北站中心公园采样点:领队医生战疫经验丰富

5月28日晚18:00,龙华区人民医院收到龙华区卫健局通知,需要在深圳北站中心公园增设核酸检测点,加强对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对中高风险地区返深人员进行“四个一”——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问询,查验一次健康码,同时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医院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安排新彩苑社康中心医生桂真作为北站中心公园核酸检测点负责人。桂真当晚便与民治街道取得联系,安排场地布点、人员、水电、后勤保障等工作。

5月29号早上8:00,核酸采样工作准时开始。由于正值周末,前来采核酸的居民非常多,最多的时候排队人员达500人。天气炎热,为了减少居民等候时间,防止中暑,工作人员将人群划分为“服务业类人群”“运输类人群”“28日内中高风险地区返深人群”三类,开通三条通道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采样效率。5月29、30日两天采样量达9000余人次。由于人流量大,原计划开设两天的检测点今天仍在进行中。

此次北站中心公园核酸检测点负责人桂真有着丰富的抗疫经验。2020年1月23日,他作为最早的一批驻点医务人员在隔离酒店提供医疗救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共待了6家隔离酒店,从最开始的医疗救治到后来从零筹备运营新的隔离酒店。此次“521”疫情爆发后,他先后支援了龙悦居中医馆核酸检测点、盐田和北站中心公园。“这三天瘦了好几斤,裤子都松了,人太多的时候我就自己上去采核酸,虽然热,但是能让居民少等一会儿我觉得很值。”桂真说。

龙华交警大队采样点:医生嗓子喊哑

5月31日上午,医院收到龙华区交警大队集体采核酸的需求,立即响应,安排悠山美地社康中心余萍前去踩点,寻找合适的场地。根据院感防控需求,将采样点选在了交警大队后侧的半开放式通道。

当天下午15:15,采样工作顺利开始。他们今天要完成交警大队900多名员工的采样工作。此时正是太阳最火辣的时候,负责录入数据的登记员刚戴上手套,手汗就像水一样灌在手套里。“请打开深i您出示健康码”“最近24小时有打疫苗吗?打过了就不能采核酸”“登记完后往前走,五人一组去有空位的采样桌前采样”登记员向每一位居民重复着这些话。由于戴着口罩、面罩,声音被减弱了很多,加上现场人员嘈杂,他们需要用很大的声音讲话,不一会嗓子就嘶哑了。

灌满汗的手套

为了让被采人舒适一些,工作人员在每一张采样桌前放置了一把椅子,让被采人坐着,但他们自己却站着。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刘奥身高1米8,每次采核酸都要弯一次腰,“年轻人嘛,身体好,站着采快一点,方便一点。”截止到5月31号晚上19:00,该点顺利完成核酸检测833人次。

重症医学科医生刘奥为居民核酸采样

肛肠外科医生喻若琛:“您请坐,别紧张,说‘啊~’”

龙岗弘文学校采样点:医务人员采到凌晨

“你现在带队去龙岗弘文学校,有一个7000人次的采样任务。”

“好。”

5月29日,龙华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副护士长郭冬接到龙华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的电话后,立刻开始安排人员、物资支援龙岗核酸采样。当天下午14:30,郭冬护长带着48名医护人员前往龙岗弘文学校。

晚上9点,信息录入系统出现故障,不少居民开始焦躁抱怨,为了缓解居民的焦虑情绪,让他们早点做完回家,医护人员直接拿来笔和纸手抄人员信息。采样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1:30,完成了7017人次的采样量。在回医院的路上,大家都抓紧时间赶紧睡觉,因为第二天还有工作等着他们。

夜深了还有不少居民在排队等候

系统故障,手动录入信息

我也在看“超级月亮”

一上车大家都睡着了

此次带队的郭冬护长是“5.21”疫情院本部人员调配的负责人,5月27日以来她连续三天熬到凌晨三点。大部分的采样任务都是临时通知,有时候是在深夜,有时候是在凌晨,每当郭冬护长在安排人员时,大家都是简单回复“收到”后立即赶到医院集合,“在这特殊时期,遇见这样的同事,心里又温暖又心疼。”

郭冬护长现场维持秩序

龙华各社区采样点:烈日暴雨坚守一线

这是一群夜行侠。每当夜幕降临,就是他们出动的时候,他们就是龙华区人民医院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

“白天大家都要出门上班,所以只能等到他们下班了我们再去。”此次负责社康人员调配的浪口社康中心副护士长童芳介绍。晚上8:00开工,选择就近的社区开展核酸采样,往往凌晨1、2点才能结束。当遇到卧床不起、产妇等行动不便的居民时,社康的医生们还会上门采样。现场穿蓝色制服的网格员在打电话通知居民下楼采样、穿橙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在引导居民出示健康码、穿红色马甲的义工志愿者在帮助老人操作手机、穿黑色制服的安保人员在维持秩序、穿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采核酸,大家分工默契,现场秩序井然。

为社区小朋友采样

医院党员志愿者现场维持秩序

深夜结束采样工作后合影

5月31号晚上,临时接到通知,要完成12家社区共2293人的采样工作。晚上7:00,龙华开始下起了暴雨,社区工作站人员在户外搭起了雨棚,采样工作仍按计划进行。因为暴雨,下来采样的居民三三两两,采样工作进度缓慢,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塘水围老村宇通大厦采样点才完成最后一班收工。

龙园社康在临时搭建的雨棚采样

凌晨三点,梅陇镇社康在雷雨交加中收工

5+2,白+黑,2000人、500管、10层楼、38度、凌晨5点,这些在我们看来只是简单的数字,却是他们用双手一个个“刷”出来的。每当收工,万家灯火都已熄灭,黑暗中他们疲倦的脸庞上却总是挂着笑容,他们说“被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原标题《“5+2”,“白+黑”,“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 龙华区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纪实》)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刘春生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廖静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